此時的宜蘭碼頭,人山人海。
他們望著不遠處的軍事碼頭,只見一艘艘的大船迴歸了,從上面搬下大量貨物。
還有大量箱子,看起來十分地笨重。
士兵們小心翼翼地將箱子搬了下來。
不少長官大聲地喊道:“小心點,小心點,要是碎了就不值錢!”
“還有你,小心搬,裡面可全都是花瓶。”
眾人見到那些長官忙碌的身影。
此時街道上又來了大量的帶有彈簧四輪的馬車,將這一箱箱的貨物小心翼翼地裝到了馬車上,緩慢前行。
眾人都帶著好奇的目光打量著。
議論紛紛。
“他們到底帶回了什麼東西?怎麼跟寶貝似的這麼小心翼翼。”
“就是,難道箱子裡面裝的都是瓷器?不可能,這種東西到處都是,便宜得很。”
“若是金銀財寶,或許是這些。”
百姓們七嘴八舌,都討論著箱子內裝的到底是什麼東西,能讓東海軍這般小心翼翼地搬下來。
此時越來越多的百姓都聚集在此地。
瞧著大船不斷將大箱的貨物搬運下來,然後運回到遠處的營地。
看起來有成百上千噸,從早上一直運到了下午。
到了翌日又是同樣。
大船將貨物搬運下來,之後又運輸了大量的物料,輜重,離開了碼頭,朝著琉球群島的方向而去。
過了三日之後。
眾人便得知了一條訊息。
經宜蘭政府深思熟慮之後,為了宣揚和平,打算東海軍合資建立一個大型的博物館。
裡面展示的是大量日藩文物,以表達戰爭對這些文物的破壞,向世人宣傳和平,反對戰爭。
這訊息一經發布。
便引起了輿論的導向。
特別是訊息傳到了福建省,不少書生士子看到這份報紙之後,忍不住地謾罵起來:“真是給臉不要臉,說得這麼好聽,無非就是展示自己的戰利品,顯得自己強大而已。”
他們此刻還不懂得一句“老凡爾賽”
但眾人又透過這些報紙瞭解到,東海軍在日藩本土作戰獲得了大量的收益,戰利品多到都能開博物館了。
訊息很快又傳到了大清內部。
兩江總督李世傑看到這一份報紙,眼睛有些通紅,但表面的神情卻是一絲不屑:“哼!花這麼多錢打倭寇,簡直就是敗家,倭寇哪有什麼財富,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玩意而已,
這些倭寇,還不是乖乖地跟咱們貿易,還買咱們的茶葉絲綢,他們都是一群窮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