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府邸中一箱箱的金銀財寶都被搬了出來,送到和府過目,然後填充到大清的國庫之中。
大量的官員一臉茫然地被抄了家。
只因為家裡收藏了一本關於海外的紀要,原本犯事的只是一些七品以下的官員,就連五六品官員也受無妄之災。
許多官員們都顫顫巍巍,被這樣的事件給深深地震撼住了。
特別是和珅的死對頭,那群言官更是被人抄得體無完膚,一半的人都進入了刑部衙門。
教司坊一時充斥著各大官員的家眷,人都快擠得水洩不通,這一時期根本沒有官員敢頂風作案,跑到教司坊玩樂。
隨著抄家的力度越大。
和府每日的流水賬也就越大,一天收入一百多萬的銀子不是問題。
更重要的是大清的國庫,比以前也更加充盈起來,只是抄了短短的半月,大清國庫就有了一千多萬兩白銀。
之後這力度和範圍也越來越大。
大量的文人雅士,也在這一場風波中無故受災。
“你們這是幹嘛?!我可是……”
清兵們直接闖入家中,那些文人還想將他們趕出去,接著就被清兵架著離開了,家中所有財貨都成為了眾人瓜分的物件。
一時間,滿城盡帶黃金甲。
京城隨即變成了大蕭條,連百姓都不敢上街,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清兵抓走了。
這樣的事件也不斷蔓延。
天津港接觸洋人的地方,也開始了文字獄,將大量上奏的官員抓了起來,之後便是秋後問斬。
隨後到了每個行省,上面的官員可都是雷厲風行,將底下大量的小官員給抄家了,一箱箱的財寶都往省城裡集中。
一時間整個大清文人都出現了大恐慌,不少人藉此偷渡到中蘭光復軍的管轄區,想要以此躲避“戰火”。
就連不少的商人也是如此。
因為頭頂上的官員為了獲得更多的錢財,所以連商人也都不放過。
此時偷渡的地方擠滿了人,大家都在爭先恐後,然後不遠處響起了哨聲,光復軍們持槍跑了過來,“你們這是在幹什麼!”
只見許多人跪在地上,不斷的求饒道,“這位軍爺,我們不敢鬧事,只是現在局勢動盪,那些官員抄家抄瘋了,
我們只能無奈地逃往此地,避避風頭,好心放我們過去吧!我的妻兒老小可不能被那些清軍抓去充奴…嗚嗚……”
光復軍士兵一時間也說不上什麼。
只能派人急速地返回,通報此事。
此時大清鬧得越久,搜刮的民脂民膏越多,底層的百姓也就越害怕,越沒有安全感。
連頭頂上的官員也都是顫顫驚驚,真怕被政敵給吃了,倒是和珅勢力的一方,吃得滿嘴流油。
就連永琰瞧著這副模樣也無可奈何,他想要勸說,可是乾隆老爺子已經上頭了,根本就剎不住車。
一時間各地人心惶惶。
……
而就在雷州半島,此時的張還濤,就接收到軍部的命令,迅速拿下廣東,配合海軍聯合,圍困廣州十三行。
張還濤瞧著這一份軍令,大氣一吐,覺得真是時候,“老子在此地蝸居許久,等的就是這一日。”
他已經看慣了許多清軍為了消滅瘟疫,屠殺百姓,甚至縱火逃跑,對於這種毫無底線的軍隊恨的咬牙切齒。
此時的國民軍也是一樣,他們大多是雷州半島底層的百姓,可長時間被清軍欺壓慣了。
如今復仇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