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製一爐辟穀丹所消耗的原材料大約價值25靈石,趙心烈這次購買的材料,僅夠他嘗試二十次,因此每一爐他都需要認真對待。
將青銅鼎蓋好,趙心烈操控著地火,開始融化起爐內的原料。
大概兩刻鐘後,一股淡淡的肉香從青銅鼎內飄出,趙心烈精神一震,這股肉香和丹方上描述的香味差不多,有點像燉肉的香氣。
這說明青銅鼎內的原材料此時已經化作液體,該進行下一步操作了。
按照丹方記載,下一步操作是提純,需要將液體中的精華成分提煉出來。這一步需要較高的溫度,因此要用到大火。
於是趙心烈手中法訣變幻,青銅鼎下方的地火瞬間暴漲,將整個鼎爐完全覆蓋。
如此一刻鐘後,青銅鼎內突然傳出了陣陣“呲呲”聲,趙心烈臉色突變,連忙關閉了地火,待青銅鼎冷卻下來後開啟一看。
發現裡面的液體已經被燒乾了,僅剩下一點點殘渣。
趙心烈將殘渣倒出,檢視一番後對比丹方,發現是火力過大,直接將精華烤乾了。
根據丹方描述,這是煉製辟穀丹的第一個難點,這一步要求煉丹師對火焰的掌控精度較高,而且還需要把握好提純時間。
若溫度不夠或時間短了,則提純完的精華雜質過多,無法順利進行下一步凝丹。若溫度過大或時間太長,則容易將精華烤乾,一爐材料直接報廢。
趙心烈認識到是自己火力過猛後,沒有馬上開始煉製下一爐。而是來到另一邊的資料室翻閱資料,看看前輩們遇到這種情況都是如何調節火焰強度的。
至少也要知道一個大概的調節範圍,而不是自己去一下下試,那樣太燒靈石了。
之後十天,趙心烈又進行了七次嘗試,結果無一例外,全都是失敗在了這一步。
這七次失敗什麼情況都有,要麼火力大要麼火力不夠,又或是時間太長太短。
不過經歷了七次失敗,趙心烈也發現了一些細節。那就是整個提純過程中,火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提純進度來進行調節。
在瞭解到這點後,趙心烈又開始了第九次嘗試。這次他全神貫注地控制著地火,提純初期先用大火,之後隨著時間慢慢減小地火。
終於,一股濃濃的異香從青銅鼎內飄出,趙心烈不禁狂喜,連忙變動法訣進行最後一步凝丹。
凝丹是整個煉丹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必須拿捏好時間和火候。
時間短了,丹藥還尚未定型,到時候一拿可能就會變成粉末。時間長了則有可能把丹藥燒焦,那樣就直接成了廢丹。
趙心烈掐著時間進行了近一刻鐘,然後驟然關閉地火,待青銅鼎冷卻後他急忙開啟蓋子,一枚白色的丹藥出現在他的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