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天開始掰著手指給老爺子細數起來。
“第一位肯定是馬周,歷任中書侍郎、太子右庶子、檢校吏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令,這位可是潛力股,未來李世民的宰相。”
“如今馬周應該還借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要等到貞觀五年,他才會脫穎而出,進入李世民的法眼。”
端木天說道這裡,笑著吐槽道:“不過話說話來,這貞觀元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到了。李世民撿了便宜,如願當上了太子,現在肯定不會再發動玄武門之變,得等李淵死了他才能繼位。我記得李淵好像是貞觀九年才死,也就是還能再活九年呢。”
老爺子懶得理會他的吐槽,直接問道:“馬周我倒是知道,才德兼備,若是有機會能收他為徒,倒是不錯。其他人呢?”
有了端木天的一番分析,老爺子現在倒也不排斥收幾個弟子了。
端木天笑道:“第二位自然是上官儀,這位李治的宰相,上官婉兒的爺爺,隋末時為了避禍,自己剃髮出家當了和尚,貞觀年間被揚州大都督楊恭仁看重,參加科舉入仕。可以命人去揚州找找上官儀,將他帶來長安。”
老爺子點點頭,上官儀也是個人才,值得收下。
端木天豎起三根手指:“第三位是劉仁軌,這位也是李治的宰相,歷史上曾在白江口之戰大敗倭國、百濟聯軍。”
“劉仁軌如今應在陳倉縣任縣尉,貌似不就之後他便有場災禍,老頭你要是能及時保下他,將他收入囊中,不為一樁美事。”
老爺子眼睛一亮:“劉仁軌這人我看不錯,能和鬼子棒子幹仗,還能大勝,是個人才!這人我要了!”
端木天無語,他家老爺子還真是老憤青。
老爺子又問道:“還有其他人嗎?”
端木天搖搖頭:“還有狄仁傑,這可是位人才,不過這才公元626年,狄仁傑連個胚胎都還不是,就先不用管他了。有這三位還不夠嗎?兵貴精不貴多嘛。馬周他們日後都官位顯赫,足夠幫助咱們家了。其他人不是如今已經出仕,就是已然是李世民的人了,咱們可拉不過來。”
老爺子捻鬚笑道頭:“行,就按你說的辦!馬周、上官儀還有劉仁軌他們三人,你去想辦法聯絡,回頭看老子如何把他們忽悠到咱們家來。”
端木天比了個OK手勢。
老爺子琢磨一下說道:“既然你覺得收李淳風為弟子有諸多好處,那這拜師禮就得按規矩來,不可搪塞敷衍了事。你速去請你孃舅來,請他充當執事者。”
端木天點頭應下,跑去對門找杜如晦了。
大唐拜師,是有流程與規定的,乃天下之通禮。
上至皇太子,下至州縣學生,一體適用。
李淳風要拜老爺子為師,雖然無需大宴賓客,但基本流程卻是一樣的。
他讓端木天去請杜如晦,便是請他來主持拜師禮。
不多時,得到訊息的杜如晦如約而至。
杜如晦一見老爺子,便撫掌大笑起來:“南山,我聽天兒說,你要收李淳風為弟子?哈哈,這可是好事!淳風聰慧好學,拜入南山門下,將來必是南山的高足弟子。”
“哈哈,克明此言大善!”老爺子捻鬚笑道。
杜如鳳這位當家主母,聽聞夫君要收弟子,也是一臉笑容,忙不迭的招呼家中奴婢準備拜師禮所需。
她雖然沒端木天看得那麼長遠,但一位太子東宮的記室參軍,要拜她夫君為師,這自然是好事。
待端木家中準備完畢,李淳風也捧著束脩急匆匆的趕回來了。
端木天見其還不知去何處換了一身青衿服,便知李淳風對於拜老爺子為師,也是相當看重的。
李淳風見到杜如晦也在,忙上前見禮。
杜如晦笑道:“淳風,老夫聽聞你要拜南山為師,特來當執事者,為汝贊禮。”
李淳風倒是沒想到老爺子會安排的如此妥帖,忙不迭的再三致謝。
以他如今的身份,杜如晦這位三品太子賓客能當其拜師禮的執事者,實在是太給他面子了。
拜師禮開始。
老爺子起身站到了臺階之上。
李淳風行到端木家堂屋外,必恭必敬的跪下,將束脩放於西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