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爺倆之所以抑鬱,並不是李淳風沒有答應他們,而是還不等李淳風登門,爺倆就得到了訊息,齊王太妃正式向觀州李氏提出退婚了。
楊氏這般乾脆就遂了端木一家心願,卻是因為有高人指點,告訴她出現在齊王府的“大凶之兆”,那個“惡”字,指的是《國語·晉語》中的“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楊氏幡然醒悟,立即向李氏提出了退婚。
其實楊氏未必真信這話,但如今坊間都傳言那“惡”字是指她夫君李元吉生前做惡太多,讓她很是有些苦不堪言。
有道是三人成虎,若是放任流言繼續下去,他們齊王府的名聲就真臭大街了。
所以當她聽聞那“惡”字有其他解釋,便毫不猶豫的“信”了。
齊王府要退婚,李安仁自然是百般不願。
但齊王太妃給出的理由他卻又拒絕不了,同姓不婚,唐律所禁。
這事若是李元吉在,自然百無禁忌。但如今李元吉都死了,楊氏以此理由要求退婚,李安仁即便再不情願,卻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更何況,給齊王太妃指點,點出那“惡”字之意的高人,不是旁人,正是李安仁的親爺爺,李綱。
就這般,困擾婉娘許久的婚事,在兩家人的“友好協商”下,無疾而終了。
端木天與老爺子聽聞此事後,不禁面面相覷。
李綱竟然會突然“橫插一腳”,借勢攪黃了曾孫女與齊王的婚事,實在是出乎爺倆預料。
雖然之前杜如鳳也曾說過,李綱這老頭對於曾孫女的婚事並不滿意,併為此狠狠訓斥過孫子李安仁。
但端木天以為老頭已然默許了婉孃的親事,並不會多生事端。
誰成想,老頭竟然一直隱忍不發,遇到機會了,竟會如此準確的把握時機,而且猜出端木天寫那“惡”字的用意,當真是應了那句話,薑還是老的辣。
早知道李綱會如此“配合”,他們爺倆還折騰個屁啊?
再看看費勁心裡打造出的牛頓望遠鏡,爺倆都抑鬱了。
這特孃的,不是純屬白做無用功嗎?
最後的殺手鐧還未登場,這事就辦成了?
杜如鳳可不管爺倆是否鬱悶憋屈,她得知齊王府與李家解除婚約後,便立刻樂呵呵的去找自己兄長杜如晦了,準備請杜如晦為其做媒,去找李綱說媒求親。
不提杜如鳳如何高興,端木天與老爺子面對如約而至的李淳風,也只能笑臉相迎,將其請入堂屋落座。
李淳風並不知端木丘這位李二身邊的新晉太子賓客,宴請他的緣由,見到老爺子後,略顯拘謹。
他朝老爺子行了稽首禮見禮:“見過端木公,不知端木公找貧道,可是有事?”
老爺子略感頭痛,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總不能和李淳風說已經沒事了,你回去吧。
端木天反應快,馬上出言替老爺子答道:“淳風兄,我爹今日請你來,主要是聽聞你鍾情於天象、算學,我爹在這些方面,也頗有研究,故而冒昧請淳風兄登門,切磋交流一番。”
“不敢,端木公乃當世大儒,貧道豈敢班門弄斧?”
李淳風言語間很是恭敬,畢竟他與老爺子雖然都在李二手下混飯吃,但他畢竟年輕,官職又低,面對老爺子時,不免拘謹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