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李二出宮了,各家官員忙不迭的指揮家中奴僕吹燃了火摺子,點燃了自家花燈。
上百盞做工精巧,造型各異的花燈瞬間在夜色之中綻放出各色璀璨的光芒,光彩奪目,將諾大的皇宮映照得燈火通明。
百官紛紛上前與李二、長孫皇后等人見禮,眾人好一番寒暄後, 李二才由群臣陪伴著,開始依次欣賞今年的花燈。
李二與長孫皇后、韋氏姐妹、楊妃對著這些花燈指指點點,點評著哪家的花燈更為精緻,心思巧妙。
這數百盞花燈,有鬼子母燈、屏風燈、佛塔燈、車輿燈,還有鯇燈、玉燈、綴珠燈、羊皮燈、羅帛燈等等不一而足。
為了上元節, 各家府邸也是費盡了心思。
別有匠心的制燈工匠,將獸角、翎毛、絲綢等巧妙運用, 將燈製成荷花、牡丹、菊花等形狀, 異彩紛呈,形態各異、五彩斑斕,蘊含不同的吉祥寓意。
“好!今歲諸公這花燈,果然精妙,比之往年,卻又精彩了幾分。”李二頷首讚道。
一旁的長孫無忌立刻介面道:“陛下,這自然是因為我大唐如今國富民安,故而能工巧匠層出不窮。如今我大唐有盛世之氣息,實乃陛下之功績!”
“哈哈,輔機此話,倒是有幾分道理。”對於長孫無忌的馬屁,李二毫不臉紅的收下了。
看得出來,今日上元佳節, 李二的心情也是甚佳。
端木天暗暗給長孫無忌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國舅爺,這馬屁拍的, 槓槓的, 給李二這話搭的簡直如同於大爺在臺上給郭大爺捧跟一般。
眾人一路觀賞花燈,說說笑笑倒是好不熱鬧,行到一盞花燈前面,李二下意識停住了腳步,眉頭微蹙。
長孫皇后與氏姐妹、楊妃等後宮嬪妃也不禁傻眼,這是誰家府上送來的花燈,怎麼如此“特別”?
母庸置疑,能讓李二等人如此詫異的花燈,除了端木爺倆命人抬進來的那盞燈,也沒有別的花燈了。
別人家的花燈,早已點燃了其中的油燈,光彩奪目,而端木家的花燈卻還是黑湖湖一片,尚未點燈。
這也是端木天特意吩咐的,不急於點燈,他要親自當著李二的麵點燃花燈,給眾人一個驚喜。
他與老爺子既然敢抬著如此樸素的一盞花燈入宮,自然是有他們爺倆的依仗。
李二哪裡知道端木天的那點小心思, 蹙眉盯著這盞素淨到極點的花燈看了半響,忽然笑了。
他扭頭看向身旁的老爺子:“朕若是猜得不錯, 這盞花燈, 必然是先生與九如抬來的吧?不如先生與給朕說說,這盞花燈有何特別之處?”
李二之所以會這般說,是因為他知道,這滿朝文武,除了這對爺倆,沒人會幹出如此“出格”的事情了。
老爺子捻鬚微笑:“今日上元節,犬子非要給陛下一個驚喜,倒是沒想到陛下一猜即中,這花燈便讓犬子給陛下解釋一二吧。”
端木天笑呵呵的出列,躬身一禮:“陛下好眼力,一眼就看出來了。這盞花燈可是費了臣不少心思,全天下可就這一盞。陛下你看臣這花燈,今日是不是當為魁首?”
李二與長孫皇后、楊妃互相看看,心道這小子的花燈,難道真有什麼玄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