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催妝障車 (第1/2頁)

待到太陽西斜,杜如鳳命人來傳話,說時辰到了,眾人這才起身準備出門,去往李府迎親。

端木天忽然一拍腦袋,說了聲人有三急,讓紈絝們先走一步, 他稍後便來。

杜構杜荷等人也沒多想,不多時,端木天便跑了回來,在崑崙奴金剛的服侍下,跨上了那匹同樣披紅戴綠的駿馬,洋洋得意的朝眾人招了招手,示意出發。

接親的隊伍近百人, 抬著花轎一路吹吹打打,引得不少孩童追著接親隊伍嬉戲打鬧起鬨, 好不熱鬧,朝著李家行去。

行到李家門前,卻是大門緊閉,這倒不是李家有意怠慢他這位新姑爺,而是大唐迎親的習俗,名為催妝。

迎親隊伍至新娘家,新郎須高聲朗讀催妝詩,催促新娘儘快打扮停當,出來乘車去新郎家完婚。

李家大門外,一眾安仁坊的街坊鄰居早已等候在此,準備欣賞端木天的“催妝詩”。

如今長安城內都將端木父子稱為詩詞雙絕,老端木秦國公如櫞巨筆、文采斐然,雖詩作流出不多,但無一不是傳世之作。

而小端木萬年縣公也是才藻豔逸,在南曲三十六館閣留下三十六首佳詞, 為世人津津樂道。

長安城內的百官勳貴、鴻儒名士、士子儒生,如今都承認詩詞一道, 世間無人可與端木父子相提並論。

端木爺倆在長安城內, 擁躉眾多,粉絲無數,每每有其詩詞傳出,便立即會引得一眾士子儒生傳抄,其風頭或許只有歷史上的三蘇能夠媲美一二了。

今日端木天迎親,正是眾人親眼見證其做催妝詩的好機會,故而還未到黃昏,李家門前便已然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

要做催妝詩,這自然難不倒端木天這個臭不要臉的“文抄公”,他清了清嗓子,高聲念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裡一枝開。”

賈島的一首《友人婚楊氏催妝》,被這貨拿來用了,引得一眾看熱鬧的街坊鄰居擊節叫好,更有人早已準備好了筆墨紙硯,立即將其謄抄了下來。

“好, 不愧是萬年縣公!一首催妝詩,竟也情中有景,水乳交融, 妙哉!”

“萬年縣公與其父不愧為詩詞雙絕,一首催妝詩信手拈來,便知不凡。”

催妝以詩,大多是即事而作,誰又能料得到端木天會憑地無恥,抄襲後人詩作呢。

一首催妝詩吟出後,杜構杜荷以及程處默、房遺愛等人一起開始高呼:“新婦子,催出來!”

不僅前來接親的這百十號人一起高喊,就連那些看熱鬧的鄰居們也跟著高喊著“新婦子,催出來!”,煞是熱鬧。

這也是大唐婚禮習俗之一。

上百人一起叫喚,一直把門催開為止。

李家大門吱呀一聲開啟,李綱滿面紅光在幾位嫡子和孫子李安仁的陪伴下,出了門來。

端木天忙不迭的上前見禮,拜見自己便宜老丈人、爺爺、太爺爺。

一瞬間,他就感覺自己的輩分小了許多。

不過為了娶老婆,他也只能捏著當孫子……呃,不對,是曾孫子。

李綱對於端木天的這首催妝詩很是滿意,開口讚賞了兩句後,便讓端木家接親的隊伍,進了大門。

一番儀程後,一身翠綠嫁衣的婉娘,頭戴金銀琉璃頭飾,手執精美的羽扇遮面,羞羞答答的被迎上了花轎。

唐時成婚,講究紅男綠女,即新郎著紅,新娘穿綠,代表吉祥、生機盎然。

只有嫁為妾室,或官宦人家女子嫁給庶族,才會身穿紅色嫁衣,端木天他娘杜如鳳嫁給端木丘時,便是身著紅色嫁衣出嫁。

最新小說: 紈絝小侯爺 三國之霸楚大業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誰接頭 大唐:開局擺地攤賣面膜 明末梟臣 非正常三國 燕鳴初啼 貪財不好 揚鋒漢起 西北三義士 穿越後撩完天師惹王爺 第一昏君 大秦:說書雪中,始皇給我打賞 爭霸:開局召喚許褚 皇后今日侍寢嗎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娘娘拉仇恨的姿勢帥爆了 鵲踏枝 人在大唐,浪到飛起 燕不棄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