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天的顧慮,老爺子其實也仔細思考過。
雖說歷史程序多有改變,但渭水之盟卻不一定會有什麼變化。
與其去賭幾萬唐軍能夠在火器的幫助下擊敗二十萬突厥鐵騎,還不如賭李世民能夠“故技重施”,震住頡利可汗,順利結盟,從而保住長安城。
至於突厥人, 歷史上唐軍沒有火器協助,都能在三年後橫掃草原,現在的突厥人就更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只要給唐軍一點時間,突厥人的戰敗是必然的。
老爺子依舊不贊成兒子的話:“包子,你想多了,不論是你炸死李建成、李元吉, 還是玄武門之變換成李淵胡搞瞎搞,都影響不到突厥人, 所以李世民與頡利可汗會盟, 怎麼可能出現什麼意外?”
“老頭,這點我自然知道,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出現意外對不對?”端木天也很是倔強,不肯改變自己想法。
爺倆大眼瞪小眼,誰也不肯退讓。
要說父子二人的想法,其實也都沒錯。
老爺子是求穩,不想冒險害了長安城上百萬的百姓,而端木天雖然激進,卻也是防患於未然,以攻代守的策略。
歸根結底,爺倆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他們即為了護衛長安百姓,也是為了他們的女人安慰著想。
老爺子蹙眉思索半晌,開口說道:“包子,其實咱們爺倆的想法並不矛盾, 只要提前做好準備, 屆時以不變應萬變就是了。你聽我的,還是先按兵不動, 且看李世民與頡利可汗能否與歷史一般達成盟約。若是有什麼意外,那就立即動用火器。”
“我知道你想什麼,但你別忘了,如今最重要的還是保住長安城!明白嗎?”
端木天猶豫半晌,最終還是默默點了點頭。
老爺子的辦法確實較為穩妥。
但端木天並不甘心。
因為如此一來,唐軍就失去了可以擊潰突厥人的機會。
因為對於敵我雙方而言,都有一個難以跨越的障礙,渭河。
作為黃河最大支流,渭河並不是隨隨便便可以跨越的天塹。
要想渡河,唯有提前準備大量的船隻。
如今突厥人兵臨涇州,之所以沒有朝近在咫尺的長安城發起進攻,便是被渭河暫時擋住了去路。
渭河之上,僅有一座便橋,也即是浮橋,是不可能用來通行大軍的。
突厥鐵騎飲馬渭河河畔,暫時停下了腳步,一方面暫作休整,另一方面也是為有時間四處搜刮船隻,為渡河做準備。
本來以端木天的想法,是要率領數萬大軍從渭河上游偷偷渡河,而後趁其不備,利用火器發起突襲。
一旦突厥人被火器打得陣腳大亂,屆時數萬人便可趁勢掩殺,一舉擊潰不可一世的突厥人。
但既然老爺子要求穩,那唐軍自然不可能渡過渭河。
隔著渭河,就算唐軍憑藉火器之利,能夠擊潰強渡渭河的突厥人,卻也沒有趁勢反攻的能力。
當然,他的想法也有冒險之處。
萬一渡過渭河的幾萬唐軍沒有能夠憑藉火器擊潰二十萬突厥大軍,一旦被突厥人反噬,那長安城便岌岌可危了。
失去這最後的幾萬大軍,連憑藉渭河抵禦突厥人渡河,都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