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太刺激了 (第1/2頁)

值得慶幸的是,這根射中甄十三孃的箭矢,由於被火盆阻攔了絕大部分的箭矢動能,故而在射穿火盆後,箭矢並未深入甄十三孃的體內,傷及內臟。

她之前之所以昏迷,純粹是被突如其來的強大箭矢衝擊力給震暈的。

在端木天這個二把刀的努力下,終於笨手笨腳的劃開了箭矢所在,小心取出了箭矢。

甄十三娘不愧是習武之人,頗有關羽刮骨療傷的風範,即便沒有麻藥,又是端木天這種生手野蠻操作,她也從頭至尾沒有吭一聲。

但不停顫抖的眼瞼,以及額頭和身上浸出的層層汗水,都足以說明她忍受了何等痛苦。

端木天也緊張的出了一頭的汗水。

丟掉那根血淋淋的箭矢後,他又拿起了從房中翻出來的縫衣針線,準備替甄十三娘縫合傷口。

感受到插在背上的箭矢被拔除,甄十三娘也睜開了雙眼。

但當她扭頭看見端木天正在穿針引線,卻也愣住了。

療傷需要針線嗎?

甄十三娘小心的挪動身子,以手遮胸避免走光,一邊強忍疼痛與羞怯,啞著嗓子開口問道:“郎君,你這是作甚?”

“幫你縫合傷口。”端木天一邊說,一邊用障刀把針敲彎。

他雖然不是醫生,卻也知道縫合針是彎的。

甄十三娘被他的話嚇了一跳,傷口還能用針縫合?人身上的肉又不是布料,怎麼能用針線縫合?

這其實也不怪甄十三娘。

華夏其實早在東漢,便有縫合技術。《金創成癰腫候》中便有記載,“凡始縫其瘡,名有縱橫,雞舌隔角,橫不想當,縫亦有法,當次陰陽,上下逆順,急緩向望。”

但受限與當時的知識傳播速度,即便到了唐朝,絕大多數人也並不知道傷口可以縫合。

像甄十三娘這樣的江湖俠客,受傷後以傷藥塗抹,再包紮傷口,就是最基本的操作。

什麼縫合傷口,聞所未聞,屬於天方夜譚。

“郎君,你莫胡鬧,這傷口如何能用針線縫合?萬萬不可!”甄十三娘立即搖頭拒絕,“我帶有傷藥,你以傷藥包紮即可。”

端木天笑道:“十三娘,放心,我如何會害你?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縫合傷口能加速癒合,避免傷口出現瘍症。”

“當真如此?”甄十三娘半信半疑。

端木天趕緊賭咒發誓:“我也我爹名義發誓,絕對沒有騙你。”

對於唐人而言,誓言可是必須敬畏與謙卑的。端木天這般以他家老爺子發誓,甄十三娘不信也得信了。

她緩緩點頭:“有勞郎君了。”

端木天見她答應了,趕緊拿起針線,開始縫合。

他雖然沒學過醫,但上輩子他與老爺子兩個單身漢,別的或許不行,但做家務的能力,那卻絕對被鍛煉出來了。

炒菜做飯,洗衣縫補,那都是基本操作。

只要他克服心理障礙,把眼前冷豔御姐背上血淋淋的傷口想象成一塊布,那就沒有問題了。

當然,端木天也知道,縫合傷口應該用羊腸線,但這時候他去哪裡搞那玩意?能找到針線就已經是萬幸了。

總之,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取出箭矢,縫合傷口包紮好,待天亮後,再帶著甄十三娘儘快離開長安城,去終南山中找到孫思邈才行。

待端木天終於處理完甄十三孃的傷勢,找來乾淨的麻布包紮好傷口後,他才雙腿一軟,一屁股跌坐到了地板上。

今天晚上經歷的一切,都他而言,都是在是太刺激了。

休息了好半晌,他才感覺回覆了些體力,起身清洗掉雙手上的血水。

最新小說: 三國:從街亭開始 我是山大王 三國:一紙婚書,岳父竟是呂布 大唐第一莽夫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 官居七品:我的縣令生涯 傾城廚妃有點田 大唐第一仵作 神話版大明 大唐:彩禮加倍,反手迎娶長樂 紈絝第一君 醫凰無雙 水銀:伏間的女仵作 明末:我要當皇帝 呂布從一隻麻雀開始的逆轉人生 1635漢風再起 是!女王! 暮禽相與還 朝華碎 關於我穿越大明當皇帝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