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輕咳一聲,趕緊繼續說道:“三郎之前為了藏拙,可是與我那次子不相伯仲。大王,你說我又怎麼敢讓他再去國子學,繼續丟人?倒是沒想到,還不等我出言拒絕,半路被國丈毆打,還連累他們父子進了大牢。”
“原來如此,既然端木公想讓小郎去國子學,那有何難?待此間事了,我便安排小郎去國子學進學。”李二沒當回事,立即介面答應了下來。
杜如晦連忙致謝:“多謝大王。”
萬年縣大牢中,正因無聊,在教幾名衙役下棋的端木天,猛地打起了噴嚏。
“啊……嚏……啊……嚏……”端木天揉揉鼻子,嘟囔一句,“哪個混蛋在背後罵我?”
他自然想不到,他的便宜孃舅與李二已經給他安排的明明白白,不久便要與杜構杜荷一般,去國子學中讀書了……
三日之後,長安城凡是有蒙童進學的官員、百姓,忽然發現自家孩童不讀《孝經》等書了,而是開始誦讀一些朗朗上口的短句。
那些短句粗聽簡單,但仔細一琢磨,卻蘊含深意。
眾人好奇將孩童喚來詢問,才知學堂之中竟然免費給他們發放了一套樣式新穎,眾人從未見過,也未曾聽聞過新蒙學書籍,名為《端木蒙學》。
雕版印刷,麻繩裝訂而成的書冊,讓眾人很是好奇。
翻開書冊,其內容更令人大開眼界。
這套名為《端木蒙學》的書,分為《弟子規》、《三字經》及《端木家訓》三冊,而扉頁更由大儒孔穎達、虞世南、姚思廉等人親筆做序,道明瞭此書出處。
序中表明,這套《端木蒙學》乃是孔門十賢,子貢後人,漢代大儒端木癢所著。
長安杜曲端木氏,便是其後人。
《端木蒙學》為杜曲端木氏家傳蒙學,數百年來未曾外流。
大唐取隋而代之,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國泰民安,政通人和。
因天下晏然,陛下與秦王仁民愛物,故杜曲端木氏歸心,主動將這套家傳蒙學獻於秦王,由秦王出資刊印成書,免費分發天下,為蒙童啟蒙養正。
這篇序作的極有水平,即表明了杜曲端木氏的來歷,將其歸為士族,又拍了李淵與李二的馬屁。
序章之後,則是諸多名士大儒對《端木蒙學》的點評。
包括太子少保李綱在內,諸多名滿長安城的大儒,皆對這套蒙學書寫出評價。
不用說,這又是端木天出的主意。
包括那篇序言在內,都是這貨給杜如晦出的主意。
畢竟該打的廣告,自然還是要打的。
端木天拜託孃舅杜如晦挨個去拜訪了諸多大儒,送上書稿,求對方點評。
也虧得杜如晦臉皮夠厚,不然真得羞愧死。
古人著書,也沒有端木天那麼厚的臉皮。
好在諸位大儒,不管是看在李二的面子上,還是真對這套開蒙書籍感興趣,倒是沒人拒絕,皆給出了極高評價。
這些名家點評,自然也統統被刻成了雕版,一併印刷成書。
如李綱便給出了“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這類極高評價。
眾人再看書中內容,更覺諸公所言不虛。
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內容又是儒家的孝悌仁愛,最宜蒙童,這對於尚無專業開蒙書籍的大唐而言,吸引力毋庸置疑。
半日功夫,這套被秦王府大量分發的開蒙書籍,便引爆了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