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天趁熱打鐵,繼續忽悠老頭與一眾賓客。
“李公,不知先祖所傳《弟子規》,李公是否還有興趣一聞?”
李綱連忙點頭:“這是自然,若是小郎方便,不妨背誦一遍。對於貴世祖的大作,老夫確實很有興趣。”
唐時最重教育,私學、官學以及國子監每年都培養著大量人才。而且大唐國子監不僅僅只學習儒家經典,更有律學、數學、算學等專業學科,甚至連獸醫學、風水學、星相學都有教授。
縱觀華夏曆史,有唐一代,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所以即便端木天背誦的只是家傳蒙學之作,李綱與孔穎達、褚遂良等人,甚至包括封德彝與裴寂等朝堂相公們,卻也都聽得津津有味,絲毫不嫌棄其內容淺薄。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端木天也不廢話,立刻開始背誦。
李綱不顧手腕痠痛,又抓起了毛筆,開始疾書。
我大清撰寫的《弟子規》,其實也是《三字經》的變體,同樣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其核心內容,便是儒家的孝悌仁愛。
這倒是更對了李綱等人的胃口。
老頭又開始奮筆疾書,抄錄了一千餘字。
待端木天背誦完畢,可把老頭累壞了。
婉娘心疼自家太公,連忙乖巧上前,幫老頭捶打肩膀。
李綱倒是不以為意,吹乾墨跡後,端起紙張,仔細閱讀起來。
“文序先生不愧是經世大儒,這《三字經》與《弟子規》雖為蒙學,卻不失意蘊。皆涵《論語》、《孟子》、《禮記》、《孝經》等儒家典籍內容,當真是蒙童啟蒙養正,遠邪小、走正道的必讀之書!”
孔穎達等人也紛紛出言附和。
“李公所言不錯,端木氏這兩本家傳蒙學之書,甚是精妙,老夫今日也是大開眼界了。”
“文序先生真乃鴻儒,能將儒家經典融入蒙學之書,還這般朗朗上口,甚是難得,當真大巧若拙!”
李綱等大儒的稱讚,讓賓客們騷動了起來。
有賓客迫不及待的出聲詢問道:“敢問小郎,這兩本蒙學書籍,當真可以讓我等傳頌?”
大唐沒有專門的孩童啟蒙教材,六七歲的孩子開蒙時直接讀《孝經》、《論語》等書,無疑是很痛苦的。
端木天丟出《三字經》與《弟子規》這種華夏傳統經典蒙學讀物,能令李綱等人耳目一新,也就不足為奇。
端木天毫不猶豫的點頭。
“只要諸公能夠言明,此乃我杜曲端木家家傳之學即可。”
拿兩本蒙學讀物,換取眾人認可他端木家士族身份,怎麼看也是大賺特賺。
而且《三字經》與《弟子規》流傳越廣,今後杜曲端木氏計程車族地位就愈發穩固。
若大唐所有州郡的蒙童都讀這兩本書,那麼即便是黎州端木氏,也不敢說他家不是子貢傳人。
這也是端木天的算計。
李綱等人的讚譽,讓杜構杜荷這哥倆有些神情恍惚。
什麼《三字經》、《弟子規》,他們兄弟都未聽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