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 三字經 (第1/2頁)

推薦閱讀: 祈豐年

端木天一臉期待,李綱卻轉身招呼杜氏婢女,給他準備紙墨,他要親筆寫下《紫騮馬》與《馬說》兩篇詩文。

某人鬱悶了。

他哪裡在乎李綱親筆給他作序留印,這可不是他想要的。

莫說如今刀在頭頂懸著,無心什麼前途不前途,即便沒這些事,端木天也沒打算出仕為官。

當個富家翁逍遙快活,不好嗎?

有田有房,再有美妾嬌妻,奴婢成群,誰稀罕當什麼官?

所以李綱的獎勵,對他而言,屁用沒有。

端木天正糾結時,一個天籟之音傳來:“郎君,恕我冒昧,不知可否給我念一下那《三字經》與《弟子規》?”

這聲音如空谷幽蘭,令端木天的心臟砰砰直跳。

說話之人,正是之前某人想入非非的女神,李綱嫡親曾孫女婉娘。

即便端木天心知肚明,郎君不過是唐時對男子的尊稱,但這話出自婉娘之口,就不免讓這貨腦海裡立即浮現出一個場景。

洞房花燭夜,紅燭下,婉娘正含情脈脈望向他:“郎君……”

“娘……”端木天幾乎就要脫口而出娘子二字,好在及時剎車,差點把自己的舌頭給咬了,“小娘客氣了,小娘若是有興趣,自然無不可。”

李綱卻眼睛一瞪:“婉娘,不可失禮。既然那是小郎的家傳之學,豈可視於外人?”

端木天連忙解釋:“李公多慮了,這三本書雖是先祖所著,但從未要求不可示與外人。小娘若是願意一聞,自然是可以的。”

他怕李綱再多事,也不等老頭說話,便提高了音量,開始背誦《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三字經》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歷代皆奉為經典不斷流傳。

端木天為了不露餡,在背誦時很小心的從中刪減了一些不合時宜的內容。

比如什麼“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這些內容要是背誦出來,那純屬老壽星吃砒霜,活膩了。

甚至為了將其包裝成先祖所傳,漢代之後的內容,端木天全部一併刪除了。

隨著端木天的背誦,四周再次安靜了下來,眾人全都豎起了耳朵。

如同婉娘這般,好奇端木天口中所謂家傳蒙學的,不在少數。大家都想聽聽,端木家這般寒門庶族,能有什麼樣的家傳蒙學書籍,能夠教匯出端木天這般天才來。

李綱恪守君子之道,並未打探端木天口中的家傳蒙學,也沒將其放在心上。

畢竟端木家又不是什麼傳世的世家大族,所謂的家傳蒙學,在李綱想來,也不值一提。

但當老頭聽到“人之初,性本善”後,卻是臉色猛的一變,收斂笑容變得嚴肅起來。

端木天才背誦了五六句,李綱突然出聲:“小郎,且住!”

老頭忽然出言打斷,引得眾人全都拋來不滿的白眼,就連孔穎達與褚遂良也是如此。

若非顧忌老頭身份,怕是有人都要罵出聲來了。

前來參加曲水流觴的,除了伊阿鼠這種附庸風雅之人,皆是文人墨客,都是識貨的。

端木天念出的三字經,初聽甚是淺顯,但細細品味,卻蘊含哲理。

三字一句,四句一組,朗朗上口。

三字經能夠流傳千年,自有其獨到的魅力。

最新小說: 穿越五代十國:我要逆襲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 重生之去種田 水滸之諸天萬界漁網 晚來明月不驚鵲 穿越後被殿下惦記上了 侯爺的農門福妻 庶子稱帝 我成了古代大佬的後臺 人在三國,開局收呂布當義子 連枝錦 大明天仙譜 青龍六雄 瞻彼洛矣 瀚海唐兒歸 維京梟雄 乾隆四十八年 呂布:我夫人來自兩千年後 盛世帝寵之神醫小郡主 神醫傻妃:殘王逆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