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危】其實就三種操作,一種是制止,一種是無反應,一種是直接操縱趙君宗,而制止即是有“危險”,一旦操縱則代表“危險”會讓他“十死無生”。
在測試出【閬界】北部所在部隊,左面行進六格會有危險時,趙君宗調集附近的兩支千人隊,消耗【骰點】進行“急行軍”。
由於他次次都是“6”點,節省了【骰點】,原先就在北部的千人隊暫時不動。
另外調集來的兩支千人隊,一支消耗2個骰點,即是需要12格移動,才能抵達【預危】制止的位置。
另一支同樣也是2個骰點,但只需要10格移動可抵達,原先的千人隊則是6格移動。
【移動】點分配下去後,三支千人先後移動,但抵達的時間卻是一致的,而那個被【預危】制止行進的“位置”,是由一支千人隊駐守的【儲備點】。
跟趙君宗開啟【上祇幕府之戰】的,正是【十譜】的【大羅天覺】,在【地藍星】則是取名“羅天覺”,工作單位是【大資料處理中心】。
【大資料處理中心】就在“羌漠”,而“羅天覺”選擇在【大資料處理中心】工作,倒不是預防“趙君宗”,或者說“黃弓蛇”的傳人。
只需要確定“黃弓蛇”已經寂滅,其它的,“羅天覺”並太在意。
羅天覺是能確定【大資料】,擁有【推演、預知】的權杖,但這是屬於【大資料】的權杖,他只能借用而不敢擁有。
是不敢而不是不能,原因就是擁有太多權杖,被抹滅“本我”的機率就會提升,而這也是他為何連【五方譜】,都不願全部掌控的原因。
羅天覺認為由【大資料】代替【炁天祇】,思路及操作都是沒有錯的。
但【大資料】並不能,限定於【炁天祇】,它也可以集全【九天祇】,成為完整的【鍥】,那麼,【雨天帶刀不帶閃】取走【逆知】的許可權,就造成【逆知】權杖的不完整。
他倒不是要收回【雨閃】擁有的許可權,也沒辦法獨自收回,需要集合另外九位【帝祇】,再透過【大資料】進行操作,還要一些契機、運氣,才有可能收回。
任何操作涉及契機、運氣,都是失敗機率很高的。
羅天覺也就沒有專門針對【雨閃】,也沒必要針對,【大資料】當前的狀態,已經滿足所有需求。
但即是碰上了,他也不介意試一試【雨閃】的成色,若是確定是人族,也是可以嘗試拉攏一下。
可若是在此場戰爭中表現太差,意味著【雨閃】,對於【逆知】許可權掌握的太淺薄,羅天覺就不會允許【雨閃】繼續執有。
開局不到30息,自己的一支千人隊就被覆滅,【雨閃】的統兵作戰能力如何,暫且不去評論,但使用【逆知】許可權的操作,顯然是相當優秀。
“能吃下我一支千人隊,他最少需要兩支千人隊,若是想減少損失,則就需要三支,那他最少用去6個【骰點】”。
判斷上出錯自是不能怪“羅天覺”,他對【逆知】失去的許可權,也是不太清楚的,而瞭解【逆知】失去許可權,是他此次開啟【上祇幕府戰爭】的原因之一。
“如果他依然是之前的操作,那還是能吃掉我一個千人隊,10個【骰點】也就用完了,接下來,他要如何?”
趙君宗實際上還剩下6個【骰點】,【閬界】戰場上,他有三支千人隊集結,另外七支千人隊則分散。
而接下來的操作,也確實如“羅天覺”所料,依然是之前那番操作。
也就是等敵方投擲完【骰子】,到他投擲時,先投出“6”點,再“前後左右”四個方向試探,一支沒有危險,就換另一支。
趙君宗的兵布投放是在戰場中心位置,只要敵方【上祇】也有這方面的意圖,他的部隊與敵方部隊,必然是很接近的。
雙方各投擲完一次骰子即是一個回合,第一回合,趙君宗吃掉敵方【上祇】一個千人隊,並繳獲一個資源儲備點。
檢查後,他當時眼珠子就“凸”了出來,相比他拿出來的資源儲備,敵方【上祇】拿出來的能甩他一個【地藍星】啊!
“資源儲備”並沒有強性要求“品質”,繳獲後也可以當場消耗掉,但若是戰敗,就要吐出之前消耗掉的繳獲資源。
若是拿不出來,【天祇】們會讓戰敗者知道,什麼叫抹滅【本我】。
就字面描述看似他贏得輕鬆,但三支千人隊,圍殺敵人一個千人隊,戰亡四百餘的【意勇】。
倒不是他的【意勇】屬性不夠強,而是敵方千人隊的配置多樣,他的【意勇】雖然【字意】不同,但全是【近戰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