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兩國國君一看原來如此,趕緊各自打造了一枚送過去,【義渠國】國君很歡喜,也表示以後要和平共處。
然後,楚跟越、山就繼續撕【逼】。
由於某次決策上的錯誤,楚國被山越聯軍打到了都城,楚國君臣瘋急亂投醫,打造了五枚【印章】送到【義渠國】,請【義渠】國君出兵相救。
此時在位的是【義渠國】第四任國君,原來許下和平共處的是第二任國君,所以,義渠四世就不管前前任的承諾,出兵攻打山越聯軍。
此時【印章】數量,已是達到10枚,【昔國】一枚、楚國六枚,山、越各一枚。
被【義渠國】打了一頓蒙棍,山越聯軍戰敗,山越聯軍不得不撤退,然後,兩國國君一商量,各自打造4枚【印章】送過去,讓【義渠國】國君退兵。
退兵的命令很快到了戰場,【義渠】主將率軍撤回,然後就懵逼了,我辣麼大的國君,咋不見了?
事實上,不僅是國君不見了,除了在外征戰的將士,餘下的兩百餘萬【義渠族】,全都不見了。
“如果當時18枚【印章】隨之一起消失,那我手上的這枚【印章】是哪裡來的?”
原以為【印章】就是【傳國玉璽】,趙君宗當時也就沒有去探究,餘瓜是從誰的手上買到【印章】,如今卻是得從頭查一查。
他如今的【偉力】是可以代替【訊號】的,也就是沒有【訊號塔】,也可以與【大資料】連線,從而獲得各種資訊資料。
如此也就不需要急著返回【材官】基地,或移動到其它有【訊號】的地方,直接就在喧囂的哭喊、慘叫聲中,查著“餘瓜”買【印章】的影像。
他距離那處被劫掠的【烏族】營地並不遠,數萬的營地綿延起伏,烏人生產力極其落後,自然不是數百上千修煉者的對手。
而低層的烏族是極其順從的,雖然語言不通,但把繩索遞過去,這些烏族就會自己將手伸進去,而貴族們卻會極力反抗。
將所有貴族幹掉,接下來就可以大肆劫掠,也不需要擔心數萬低層烏族會逃,他們都自縛雙手了,是絕不會反抗更不會逃跑的。
然後就有人發現了趙君宗,【感知】的話是無法感知到的,只能透過“肉”眼才能看到,趙君宗終究是無法隱形的嘛!
欺負這些【兵源】境,真心沒有成就感,趙君宗也就不等麻煩找過來,直接一個“瞬跑”離開,反正他也是要回去一趟的。
【聯邦】西北,【渠京】東南的【民俗村】。
在【十譜天羅】尚未封存無數古代文獻前,此處【民俗村】還是保持著一些真正的【義渠族】傳統,但一百多年的封存下來,所謂的【義渠】風俗早就不復存在。
只不過前來遊玩的人不覺得受騙,因為現今能查閱到的文獻,確實都在此處【風俗村】中體出來的,只是他們不知道這現今的文獻都被“篡改”了。
雖然古【義渠國】的國君們,表現出來的頗為逗【逼】,但趙君宗卻不認為他們真的是逗【逼】,【義渠國】並非未開化的族群。
最早流亡到【昔國】邊境的那支隊伍,其實是【天子】的一支遠親,或者說是前【天子】。雖然【天子】勢弱,但【天子】之位的鬥爭卻是絲毫不弱的。
被廢掉的【天子】不如雞,依附這位被廢黜【天子】的親族們,也被剝奪了家業財產,為避免後續的迫害,就分開進行遷徙。
遷徙時也是攜帶著一些竹簡的,【義渠國】也因此一開始就擁有文字,後來與楚、越、山三個諸侯國交流也沒有任何障礙。
所以,【昔國】國君那枚【印章】,本身必然是有蹊蹺的。
而之握楚國、山國、越國打造出來的十七枚【印章】,在打造者看來是無用的,但到了【義渠國】國君手裡,這些【印章】就極其有用。
為何到了【義渠國】國君手中有用,暫時是沒有答案的,但兩百餘萬【義渠】族集體消失,答案就有一些。
答案一,就是十八枚【印章】聚合,開啟了一條通往【太上諸界】的【衢】,而此條【衢】覆蓋範圍極廣,直接就將兩百餘萬人吸入、傳送。
答案二,十八枚【印章】開啟了通往某個【幕府】的通道,血肉之身或者說活物,在【幕府】內是難以存活的,但這不是絕對。
趙君宗當時庇護六萬餘人,就是開闢了一個特殊的空間,但這需要消耗極大的【偉力值】。
答案三,十八枚【印章】開啟了一處【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