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虧娶的老婆們都很年輕,一起逛街的話,當前還不會被誤會是母子,否則就很尷尬了。
【漢武天命】是要獲得【傳國玉璽】,在【遊戲】中的獎勵就是【傳國玉璽】,但【炁皇】的獎勵卻是【霸主權杖】。
【霸主權杖】,就是【騎馬與砍殺】的23項技能,趙君宗當前沒有支配許可權,但完成【漢武天命】,就完全掌控了23種【權威】。
【權威】自然也會崩塌,崩塌原因就是【綱要】的崩潰,【綱要】崩潰跟實踐者無關,也就是跟【執令人】無關,跟制定【綱要】者相關。
如果趙君宗掌控【霸主權杖】,他就不能違背【綱要】的相關要領,這其實也是一種束縛,同時也是【太上法則】對於【上祇】的約束。
【綱要】不是“信仰”,與善惡、道德、品性等等是無關的,它等同於【存在即合理】。
比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會空嗎?必然不會。
但【地藏】就真的不是【佛】嗎?他只不過沒有自稱是【佛】,依然在【地獄】超渡著亡魂,卻早已擁有【佛】的力量。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地藏】的【綱要】,他也遵循著【綱要】,超渡亡魂讓【地獄】朝著“空”的方向前進,從而獲得【佛】的力量。
同理,【世界】不可能沒有危險的存在,趙君宗若是掌控【霸主權杖】,他只需要不斷減少【危險】,【綱要】就不會崩潰。
但如果【地藏】不再超渡亡魂,他的【綱要】必然崩潰,【佛】的力量也將離他而去,這就意味著,【地藏】只要是在【地獄】,遇到亡魂就必須去超渡。
同理,趙君宗真掌控了【霸主權杖】,就要去執行“危險”的消滅。
【地藏】給自己劃定的區域是【地獄】,目標是【亡魂】,受益者是他自己。
【世乃無危】劃定的區域是【世界】,目標是【危險】,受益者是【炁皇】,但最終依然是趙君宗。
從此處就能知道,【世乃無危】綱要不是為“普通人”消滅“危險”,而是為了消滅“危險”而順帶幫助“普通人”。
“危險”是不侷限於“普通人”的,“危險”是沒有侷限性的,動物遇到危險、自然遇到危險,修煉者遇到危險,等等。
只要是判定為“危險”,就契合【世乃無危】綱要,而“判定”標準,就是【綱要】內容形成的相關規則。
【地藍星】的“危險”限定於“普通人”,自然是因為“普通人”解決“危險”的能力低,也是最容易遇到的“危險”的。
能夠造成【霸主權杖】失效,【權威】崩塌的原因,就是【世乃無危】綱要的無效,也就是趙君宗不去解決“危險”,或者說是無力解決“危險”。
比如某位【上祇】要毀滅【地藍星】,趙君宗沒有幹掉這位【上祇】,造成【地藍星】的毀滅,【世乃無危】綱要就崩了。
換個角度,【地危司】所有【執令人】罷工,使得【警危指令】無人處理,造成大量“危險”形成事實,【世乃無危】綱要,同樣也會崩塌。
而當前還只是在【地藍星】,若是擴張到其它的【世界】,“危險”的判定範圍更廣,【綱要】崩塌的因素也就增漲,機率也同樣增加。
趙君宗也是沒有想到,自己琢磨著【漢武天命】時,能收到【炁皇】傳輸的資訊,這些資訊讓他對【綱要、權杖、權威】,有了更多的認知。
他倒沒有被所獲得的資訊所嚇退,從而不敢去掌控【霸主權杖】,主要還是【百分百預判危險】,並不在【霸主權杖】的23項權威中。
意味著,就算【世乃無危】綱要崩塌,他也依然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有了這個想法就冒出其它的想法,【百分百預判危險】究竟是不是【炁皇】附帶的?還是說,它其實是獨立的穿越者“金手指”。
趙君宗此時已是傾向於後者,在【炁皇】完全解封后,他是沒有看到與【預危】有關的,而【霸主權杖】的23項權威,尚未解封前,確實一直有在發揮著作用。
這其實也能解釋,為什麼他有兩種境界,一種是【男祇】,一種是【皇祇】,前者是他自己修煉的,後者是【炁皇】給予的。
當然,說是自己修煉的也是太過勉強,沒有【預危】,沒有【炁皇】暗中的獎勵,他哪能修煉到如今的境界。
想肯定是想不明白的,索性也就不想了,也決定先去完成【漢武天命】,而有【獎勵詳解】,他就不需要動腦,照著【詳解】去做,形成即定事實就可以。
在【騎砍群英】中,【漢武天命】出現的順序有兩種,一種是在【匡扶】漢室完成後出現,一種是在之前出現,取決於【玩家】是否接了【匡扶漢室】的任務。
在當前,【炁皇】判定趙君宗完成【匡扶漢室】任務,他才可以進行【漢武天命】的任務。
按照【騎砍群英】劇情,【漢帝】在通緝【玩家】後不久,就會御駕親征,然後戰敗逃亡,從而丟失【傳國玉璽】。
此處劇情是不合理的,上戰場帶著【傳國玉璽】做什麼?
但【霸主權杖】肯定不可能在“餘瓜”手上,他也無法將其遺失,因為【權杖】並不是實物,它是“法則”。
所以,在【漢武天命】的【詳解】中,則是描述“餘瓜”在某次戰鬥中,遺失了一件重要的物品。
也詳細描述了此件物品的輕重、形狀,等等。
【任務】匹配度是不要求完全契合的,只是相類似、類同即可,也就是不可能說丟的是【傳國玉璽】,“餘瓜”就真的要遺失【傳國玉璽】。
但餘瓜遺失的那件物品,在重要性上,則必然與【傳國玉璽】是同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