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被抓住的是高起潛和楊嘉謨。
追擊他們的大順軍有三千餘騎,用不著玩什麼尾隨,趕上之後直接衝鋒。
辛思忠和張鼐只承擔了一點圍堵的小任務,哈臺吉往返衝了兩次明軍就完了。
楊家將後人、老將楊嘉謨死在馬蹄之下,高起潛和五百多幸存者投降。
入夜之後,李自成在大沙河附近追上了劉澤清和陳洪範。差一點就讓他們過河跑到胙城。
月黑風高殺人夜。
騎馬衝鋒是不行了,但大統領的「御林軍」可全是火槍兵。
辛思忠和哈臺吉在外圍逡巡,李延和張鼐扛著火槍徐徐推進。
明軍營地裡,陳洪範說,劉老弟啊,我估摸咱就是有幸跑出去也難逃一死,你意如何?
劉澤清還沒回答,遠處傳來一陣槍聲。
繼而槍聲開始連綿不斷,不知短毛賊有幾千杆火銃。
劉澤清忽然感到頭頂疼了一下,有什麼東西掉了下來。他在地上一尋摸,撿起個小玩意兒。
「這……」
一顆變形的鉛彈,還沾了丁點血跡。腦袋破皮了。
劉澤清臉如死灰。曠野之中無遮無擋,這可如何是好?
大順軍隔著七八十仗就開始放槍了,這距離就算白天都打不中人毛,何論烏漆嘛黑的晚上。
槍口抬起盲射,又可以叫超越射擊。
當然,正經的「超越射擊」要用重機槍,打曲線仍然有一定的殺傷力。或者如果早期那種大射程的半自動步槍夠多,「超越射擊」的遠距離火力優勢也是很可觀的。
一戰中,曾經有一個排的英軍士兵以長期從軍的單身手速,用李恩菲爾德以統一的仰角連續射擊,火力密度讓對面的德軍一度以為受到了機槍壓制,給德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恩菲爾德步槍的最遠表尺達到了恐怖的3500米,沒錯,3500米,人眼根本沒法瞄準這麼遠的目標。連一半距離都不行。
該槍專門裝備了齊射瞄準具,用來「吊打」23公里的目標。
一戰過後就很少有人這麼玩了。
但滑膛遂發槍玩「超越射擊」就是扯淡。能擦破劉澤清的狗頭已經是好運氣的極限。
劉澤清這後生,他曾經攀附崇禎時的大學士劉鴻訓為叔。等劉鴻訓一死,就將他的兒子劉孔中、劉孔和當作子侄看待。
有一次劉澤清在淮安宴客,把自己的詩作拿出來讓眾人傳觀。客人紛紛阿諛奉承,交口稱讚。劉孔和默不作聲,他點名問劉孔和,孔和忍不住說:「國家舉淮東千里交付足下,未聞北發一矢,詩即工,何興國事?況未必工也!」。
劉澤清大怒,找藉口砍了劉孔和,又把對方所部二千人全部殺之。
可見人品操守。
當然,以上是發達後的劉澤清,現在劉總兵還沒那麼囂張,頂多是在為朝廷效力的同時做些燒殺搶掠的勾當。和大多數明軍將領沒什麼區別。
….
面對陳洪範的詢問,劉總兵有些不甘心,直到頭皮捱了一槍子後恍然大悟。還是活命要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