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國前營。
當多鐸率領精騎離開之後,多爾袞的內心都沒有平復下來,他很擔憂多鐸的安全,然而前沿情況讓他更是心揪,今夜大霧,丈許開外就不能識人,一般情況下,這類天氣不能發揮出北府軍團在火器上的優勢,可是頂在最前面左翼蠻子卻說北府有進攻的跡象。
在北府的陣地上,近三千火銃兵在壕溝中列隊,三五步便有一個,他們面前已經安置好了處置激發失敗的飛雷的用具,在營官的指揮下,這群老兵按部就班的檢查手中用慣了火銃,安裝套筒,安放飛雷,隨著營官一聲令下,皆是蹲在地上,在旁邊的火堆上點燃了飛雷的引信,然後斜指天空,開銃拋射。
數千枚飛雷射向半空,如雨點一般落下,聲聲爆炸聲如同驚雷一般,轟隆隆的迴盪在這片土地上,接著第二輪齊射來說,三千枚飛雷再次落地,連綿不絕的爆炸聲清理著藏在濃霧和壕溝裡的東虜。
每個銃兵的面前擺著一個鐵匣,裡面一個個的卡槽裡存放著十枚飛雷,這意味著東虜的陣地要遭遇十輪,總計三萬枚飛雷的轟炸,銃兵控制著火銃的仰角,轟擊著從五十步到二百步之內的地面,保證可以完全覆蓋,而在他們身後不遠處,攻城炮也開始了轟鳴,巨大的爆破彈正在以最快的速度炮擊著重點區域。
大地在震顫不已,爆炸產生的衝擊破橫掃一切,就連霧氣都淡了許多,轟隆隆的爆炸聲一聲接著一聲,連綿不絕,各種爆炸物把面前的陣地犁了一遍,再前沿的野戰炮用霰彈和鏈彈打了幾輪之後,步營的進攻終於開始了。
首先出擊的是擲彈兵營,他們只穿輕便的鎖甲或棉甲,腰帶之上彆著一圈飛雷改造的震天雷,他們一手持飛雷,一手那火把,一路列成稀疏的陣型前進,點燃震天雷扔了出去,清掃著地面上的一切生物,但擲彈兵擲完震天雷,便各自按照小隊集結,列在他們後面的跳蕩手,在李如龍和龍虎的率領下,以密集的陣型發動了衝鋒。
李如龍身披兩層甲,頭戴鐵盔,一杆長矛在手,踩著滿地的血肉屍身一路推進,忽然探出長矛,把一個東虜甲兵刺死在了壕溝之中,他跳過壕溝,細細一聽,對面傳來人聲,李如龍大叫著集結了幾十人,便朝著東虜聲音發出的方向衝殺而去。
這支跳蕩隊連續衝殺了百餘步,殺死四處亂竄的東虜蒙韃,終於遇上了集結完畢的東虜甲兵,濃霧之中,雙方皆是相識站立,也不廢話,廝殺在了一起,李如龍大聲呼和,手中八尺長矛宛如毒蛇吐信,屢屢刺出,皆中腰腹等柔軟位置,一個不慎,刺入一白甲胸膛,長矛釘再肋骨之上,拔不出來,李如龍當即拔出背後雙刀,再次殺入,與白甲兵酣戰在了一起。
濃郁籠罩了這片陣地,衝鋒的跳蕩營已經分成了十幾隊,大家只能勉強認準方向,發命狠殺,而在後面是精銳的擲彈兵在壓陣,他們手持短銃、喇嘛銃,掩護著工兵清理了壕溝和矮牆,不時用刺刀刺一刺地上的屍身。
濃霧之中,一片血浪正在東虜陣地上向前延伸,衝殺不止的跳蕩手屢屢集結破陣,李如龍手中的雙刀早就不知道扔在了哪裡,此刻手中是一把東虜常用的虎槍,不知殺了多久,李如龍感覺壓力一輕,抬頭一看,地上滿是屍體,那似乎殺之不絕的東虜早就是不見了,茫然四顧,身邊都是自己營中的跳蕩,許多人已經站不出了,他詫異的蹲在地上,用被鐵手套護住的右手掃了掃地面,抓了一把下面的沙子放在面前,已然是白沙!
原來,此次進攻的目標,鞍部已經被他在腳下了。
從另一側奔來一彪人馬,李如龍提槍在手,卻發現那光頭漢子竟然是龍虎,龍虎茫然看了看,說:“嘿嘿,東虜被殺跑了。”
“兩位將軍,我們做什麼?”一個把總問道。
龍虎環視一週,整個跳蕩營兩千人馬,走到這裡的不過五百人,太陽已經升起,霧氣漸漸淡了,露出了地上交疊在一起的屍體,雖然大部分是東虜的,但也有相當數量的跳蕩手,他閉上眼,不願意去數死了多少弟兄,龍虎大聲吼道:“發訊號,讓工兵上來,把這塊地盤探查清楚,再行佔領,跳蕩營,速速列陣,防止東虜反撲。”
東虜的反撲並沒有真的發生,事實上這片原本在兩白旗和兩黃旗交界地方的陣地原本守衛森嚴,但四旗抽調人馬實在是太多了,兵力已然是不足,而北府軍團過於猛烈且不要命的進攻讓皇太極以為他們要一股而下整個高坡,不僅把兵力收縮到了後面,還從後營把正藍旗調來防守。
工兵營和一個戰防炮隊很快上了鞍部,擺開火炮和敵人的炮臺對轟起來,雙方相距不過半里,但烏鎮哈超的炮臺大多佈設在高處,倒是不好瞄準鞍部,但戰防炮營也很難打中只露出半根炮管的紅夷大炮。
而工兵營則忙碌起來,他們用洛陽鏟快速在地上大洞,一直深入過一丈,然後填充火藥爆破,看看能不能誘爆可能存在的東虜埋設在地下的火藥,後來的事實上證明,那次坑道爆破之後,東虜的火藥再難發動第二次的攻擊。
而大部分工兵則在前沿展開鐵絲網,並把身邊的能拿到手的木材、長矛釘在一起,做成柵欄、拒馬等設施,這群工兵把兩塊寬四尺的布展開,澆上水凍硬了拼接在一起,往縫隙裡填充土石乃是水,就做成一座厚重的胸牆,並且利用東虜挖掘的壕溝佈設,當天完全亮了的時候,鞍部的防禦工事已經完善,在確定了安全之後,三個步營佈置了進來。
接著,數千丁壯湧入其中,除了把己方跳蕩的屍體收斂,其餘直接扔進了壕溝之中,推倒土牆,填平壕溝,甚至開始休整地面,用木板把土地弄平,忙活了到了中午,才有犍牛開始拉扯重炮營的二十四磅炮上了鞍部,重炮營的十八門重炮一字排開,周圍放了幾個爐子,炮彈已經燒的通紅,而火箭營也加入其中。
北府軍團的將士第一次見到火箭車,這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四輪馬車,只是上面有一個傾斜的木架,架子中間有螺桿可以調節高低,而架子上面則有用鋼鐵鍛造的凹槽,火箭車的兩側各有四個六尺長的箱子,每個箱子裡都有兩枚火箭。
隨著孫伯綸親自趕到鞍部,樹立起的大旗,火箭營終於開始安裝火箭,而霧氣散盡之後,熱氣球升起開始為重炮營和火箭營提供藏於高坡、老哈河之後的東虜後營的情報,測量官和贊畫開始了圖上作業,火炮和火箭車都開始調整俯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