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
作為主攻的右翼精卒紛紛齊吼叫,隨著鼓點踏步,列陣向前,第一波次進攻,龍虎就把兩個混編步隊放在最前沿,輔助一衛所步隊,只留下一個步隊作為預備隊,大有一股而下的氣勢。
鼓聲如雷,官軍步隊排著陣列大步向前,龍虎也是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並不急於前進速度,因為他的步隊全部以橫隊向前,速度過快很容易造成混亂,龍虎以鼓聲和旗號控制前進,不時停下調整佇列,喊殺聲與鼓聲交織起來,宛若黑雲滾滾而來。
趙琉璃率領騎隊掩護在側,待步隊距離流賊陣列不到五百步,方才吹響進攻號角,留下一半騎兵,他只率領輕騎越陣而出,二百騎兵踏出滾滾煙塵,輕騎的速度並不快,似是在珍惜馬力,一個蒙古騎兵咧嘴一笑,問:“趙大人,要去掠陣嗎?”
隊中騎兵盡是此等想法,以精銳騎兵遊蕩在敵軍步陣之外,利用速度和距離,拋射輕箭,殺傷敵軍,騷擾陣列,若賊軍大亂,出現缺口,便一擁而上,若敵軍不動,則以殺傷為主,消耗敵軍有生力量,為步隊開啟敵陣降低難度。
這是蒙古騎兵的慣用手法,事實上,大明官軍對付流賊時亦常用,趙琉璃哈哈一笑,不屑的道:“輕騎掠陣?流賊也配!”
趙琉璃從旗手手中搶過大旗,道:“一字橫陣,距敵三十步下馬列陣。”
士兵不明所以,依令而行,他們騎馬至流賊左翼三十步,紛紛下馬,一字排開,全都從馬上解下火繩槍,裝填子藥,點燃火繩,趙琉璃從親衛手中接過裝填完畢的火繩槍,吹了吹火繩,微調了一下位置,瞄準流賊左翼一個流民,下達了齊射的命令。
隨著騎兵們扣動扳機,雙方陣列之間出現了一片的火光,白煙籠罩所有騎兵,當北風吹散硝煙之後,騎兵們已經再次裝填好了子藥,又是發出了一輪齊射。
龍虎騎在馬上,看到這一幕,縮了縮脖子,嘟囔道:“這個趙四妮兒,鬼點子不少。”
他一招手,叫來一個親兵,吩咐了幾句,當下配備給右翼的三門虎蹲炮被偏廂車載著,從側翼支援而去,到了位置,就是一輪齊射,上千枚鉛子橫掃過去,就是一陣血肉橫飛。
連續遭受火器攻擊,流賊左翼瞬間變成了馬蜂窩,不少人開始用火器和弓箭還擊,然而效果卻非常差,原來流賊左翼指揮使用的慣用手法,以饑民列陣在外,精銳步卒在後,老營兵在核心位置,層層抵禦,想要用不值錢的流民消耗官軍的力量。
趙琉璃原本就是流賊,對這個戰術很熟悉,既不進攻,也不靠近危險距離,就在三十步外以火器攻擊,而饑民手中多是長矛木棒,根本沒有還擊能力,持有弓弩、鳥銃的精銳步卒在後,被饑民擋住射界,就算進行拋射,距離官軍也有六七十步,對於外套布面鐵甲,內穿鎖甲,戴鐵盔的騎兵來說,也是隔靴搔癢,有些騎兵甚至用牛皮矇住坐騎,以做防禦。
流賊前排都是流民,莫說護甲,有些甚至連衣服都沒穿完整,這些被擄來的饑民,從未有過戰陣經驗,更沒有經過訓練,此時被無數的銃子橫掃,入眼所及全是殘肢碎肉,耳聞盡是哀嚎悲鳴,口鼻之間俱是血肉惡臭,如何能忍受,莫要說他們,哪怕是紀律最好的軍隊,連續不斷的遭受打擊,又不能還手,也要崩潰。
當五輪齊射過後,終於有流民忍受不住,嘶叫著向後面跑去,當下就被督戰的流賊步卒砍翻在地,流民之後的流賊連斬幾十名潰兵,才控制住場面,然而百戰之士,一身血氣,如何能忍受敵軍二百人在陣前如此任意攻擊騷擾,紛紛鼓譟,就要衝出去死戰。
趙琉璃見流賊後陣出現混亂,命令身邊騎兵以二十人的小隊為編制,輪流出擊,欺陣而上,趁著敵陣大亂,直接衝進陣列中,馬刀與骨朵揮舞之間,收割著大批大批的生命,這些來自邊牆內外的騎兵還操著不同的口音,攻擊著流賊的七大姑八大姨,當下便有後排流賊被激怒,出陣應戰。
騎兵小隊也不逗留,邊射擊邊後撤,將敢戰流賊誘出本陣,便有其餘小隊上前,以弓箭射殺,他們之間配合熟練,行動迅速,好似狼群獵殺野獸一般。
如此反反覆覆,流賊左翼一片混亂,左翼指揮官掃地王也不是生茬子,立刻命令收攏精銳,隨著號角聲響起,流賊的陣列變的密集,掃地王知道,若任由官兵這麼騷擾下去,先不說能不能承受住傷亡,就是能不能頂住官兵步隊攻擊都是問題了。
掃地王當下找來麾下幾個小頭目,命令集中弓箭手和火器兵,列陣上前,支開豎起長牌和木盾,以遠端打擊那些擁有精良火銃的騎兵,在掃地王的認知中,步弓射程遠超過火銃,己方兵力佔優勢,若論對射,官兵定然不是對手。
從實際上來說,這個考量著實不錯,若能實施起來,定然發揮效果,但是掃地王高估了他麾下士兵調整陣型的能力,好不容易集中起來的弓箭手面對擋在前面不知所措的流民,縱然以刀兵砍殺驅趕,仍然導致陣型大亂,弓箭手想要上前,流民卻不懂避讓,再加上一些流賊砍殺擋路之人,更是場面混亂。
趙琉璃看到這一幕,哈哈大笑,拍拍身邊親衛的肩膀:“吹號吧!”
隨著嗚嗚的號角聲響起,趙琉璃留在後面的二百鐵甲騎兵衝出,直擊流賊左翼最混亂的地方,這些騎兵與曾經擊敗東虜揚威於漠南的鐵甲騎兵如出一轍,甚至更為精銳,無論人馬,全身俱是披甲,騎兵身上,只有一雙眼睛露出,外層鐵甲厚重,又以鎖錐子護住頸部,便是一石強弓射擊,兩層甲冑,三十步難穿,他們手持丈餘長矛,好似移動的鋼鐵堡壘,對著流賊左翼一個缺口就撞了進去。
甲騎衝鋒,輕騎掩護,這個戰術在趙琉璃的訓練下已經頗為純熟,趙琉璃射出一支鳴鏑箭,兩個騎兵隊長見他手臂搖晃幾圈,紛紛明白,二百騎兵分成兩隊,從流賊左翼陣前疾馳而過,射了幾輪輕箭,轉了一個圈子,到了甲騎身後,左右馳射,殺傷流賊,四百餘騎兵盡是衝入賊軍左翼,使得其陣型大亂。
流賊本就混亂成一片,又被甲騎衝陣,自相踐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