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孫伯綸拔營啟程,不到兩日便抵達老君殿,此地本是延安府到綏德州的交通要道,原有一座石拱橋連線懷寧河兩岸,卻在去年被肆虐這一帶的流賊首領王佐桂拆毀,後綏德州衙遣人在石橋下游釘樁系鎖,調來木船,搭建起了浮橋,此時正值枯水期,浮橋大半落在底樁上,倒是更加平穩了。
橋墩遺址仍在,隱約可見青石板上刻著的‘嘉靖年立’字樣。
孫伯綸的防禦重點自然是在南岸,他先是讓兀良哈和琉璃球各帶十名騎兵向兩側偵查,然後又沿著官道往延安府方向派出伏路兵,一切準備妥當,才勘驗浮橋南岸,設定防禦陣地。
孫伯綸找來龍虎和馬一鳴,吩咐到:“你們看,因為設立浮橋,這邊的堤岸鏟低了不少,我們把堤岸內側推倒,用石塊和土袋墊一下,把坡度弄緩,就可以把預備隊和糧草放在堤岸後面,不怕敵人偷襲。”
“老馬,你看著石橋遺址,加上堤岸,比外面的平地高了快一丈,兩側陡峭不易攀爬,我把四門佛郎機交給你,你的炮兵陣地就安設在這裡,這裡地勢險要,一百人就可以守住了。”孫伯綸給馬一鳴指出了他的轄地。
馬一鳴看了一眼,說:“沒問題,管飽把那些賊寇的卵蛋轟的滿天飛,千戶大人,你再給我三門虎蹲炮,這樣我五十人就能死守這地方。”
孫伯綸搖搖頭:“虎蹲炮一門沒有,你要是丟了這現成的炮臺,我把你的卵蛋塞進炮管,轟的滿天飛。”
馬一鳴嘿嘿一笑,沒敢再說話,這支部隊是孫伯綸一手創立的,雖然只有不到一個月,但沒有人敢於質疑孫伯綸的命令。
“浮橋往西地勢太平,我剛才看了,從浮橋到這港汊足有三百步,憑咱們這點兵馬,絕難守住必須挖壕溝,把堤岸挖斷,正前方也要挖溝建牆,以為依託。”孫伯綸又指了指浮橋東面那大片的開闊地。
“大人所言極是,只是咱們現在手頭只有四百多人,若是按您的防禦計劃,怕是兩天也幹不完,若是弟兄們累趴了,流賊恰巧來了,就危險了。”龍虎小心的提醒到。
在這種冷兵器對抗的時代,決定戰鬥勝負的除了勇氣和技巧,最重要的就是體力。
孫伯綸自然也考慮到這個問題,雖然兀良哈和琉璃球已經派人傳來一次訊息,周圍十里內沒有發現大股流賊的蹤跡,但誰也不知道其何時到來,於是立刻下令,老營兵原地休整,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從千戶所徵召計程車兵挖掘工事。
孫伯綸找來地圖,見老君殿周圍五里還有三個堡寨,就招來兩個隨軍百戶,各帶糧食和鹽巴去了堡寨,招募丁壯。
“上工一天,十斤大米!”一封蓋著綏德衛千戶大印的告示貼在了老君殿堡的寨門上,孫伯綸親自讓人拉了一車好米進了老君殿堡。
這個堡子只有三百餘戶,歷遭流賊與潰兵的侵害,此時只有不到千人,丁壯更是流失的厲害,當有人念出孫伯綸貼出的告示內容,堡中人都是用懷疑的眼神盯著孫伯綸。
“你們這些官兵說話算不算話,俺要是幹了活,你不給俺大米咋辦。”終究有人受不住那米袋中白花花的大米,湊到孫伯綸面前問道。
“二狗子,你不要命了,要是你被流寇殺了,你一家子誰管?”人群中一個族老高聲叫道,他躲在裡面,不敢露面。
那叫二狗子的漢子撓撓頭,說:“俺媳婦懷孕了,就算一家子把好兒都給她吃,也就吃點雜糧窩頭,餓脫了,咋生娃兒,要是給俺十斤大米,冒點險也值當。”
孫伯綸聽了這話,站起來,說道:“大家放心,我招募丁壯只幹活,不上陣,幹活一天,十斤大米,絕不食言,本官乃是朝廷欽命的正五品千戶,會騙你們這些鄉民嗎?”
“千戶老爺。”聽了這話,鄉民跪了一地,不過仍然沒有人上前。
孫伯綸微微搖頭,只能拿出絕招,他從馬上解下一個口袋,放在二狗子面前,問:“這是啥?”
二狗子看了看,嚐了嚐,面帶喜色:“回老爺的話,這是鹽,鹽啊!”
人群也吵鬧起來,孫伯綸點點頭,說:“每個上工的人,本官都發半斤鹽做定錢,你們放心上工,幹了活,鹽和大米都是你們的,若干了活沒得到大米,這鹽到你們手裡,你們也不吃虧!”
這下子,整個寨子都沸騰了,這年月,鹽和米都是稀罕物,半斤鹽,省吃儉用夠一個家庭吃三個月了,就算到時候不給大米,幹幾天活也值當了。
“俺去,俺去,俺第一個報名。”二狗子竄過來,抱著孫伯綸的腿叫道。
“好,算你一個,報上姓名年齡,家住何方,這兩銅錢算獎你第一個報名的。”孫伯綸笑了笑,扔給了他兩個大錢,二狗子嘿嘿笑著,趕忙跑到一個書記官那裡。
很快上百人圍了上去,一親衛見孫伯綸高興,疑惑問:“大人,為何不給他們一斤米做定錢,也省下許多鹽錢。”
孫伯綸擺擺手,問:“我要是給了他們一斤米,他們拿了不去上工,怎麼辦?”
“當然是把米要回來,再治他一個欺瞞上官之罪。”那親衛理所當然的說。
孫伯綸笑了:“等你抓到他,那一斤米早就化做糞便了,可鹽不同,一天時間,他能把鹽吃光不成?”
“大人英明。”那親兵愣了愣神,忙說。
到了下午,三個堡寨共有三百多壯丁趕來,因為丁壯實在是不夠,孫伯綸只得以五斤大米一天標準招募了近三百健婦,好在孫伯綸老營人馬在劉家寨一帶組織流民修建堡寨,頗有經驗,很快把招募來的人分成五支勞工隊,分配了工具後開始幹活。
到了晚上,沿著官道前出的伏路兵回來,報告了有流賊偵騎靠近,孫伯綸立馬找來偵查回來的兀良哈前去探查,第二日清晨,兀良哈回來,還帶回了十幾個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