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和紐壁堅不歡而散,轉身直接回家去了,進了別墅,就看到阿珍和米曉舟都帶著各自的小寶寶和秦夏月閻解娣聊天,打過招呼後,阿珍問:
“紐壁堅找你什麼事情?”
衛東笑道:“能有什麼事情,還不是想讓我放棄對怡和的收購,只是我們沒有談攏。”
衛東接過閻解娣懷裡的孩子逗著,和阿珍聊了幾句收購的事情,閻解娣這才知道衛東想要收購怡和,問:“你真的要收購最大的洋行?”
衛東道:“其他的洋行不好收的,也就是怡和和和記能買到。”
香江之前雖然是有五大洋行,可英之傑專注做貿易,沒有涉及到房地產這樣賺錢的行業,之前就是老末現在規模上早就掉隊了,就是讓衛東收購都沒有什麼興趣。
太古洋行的控股方比較雞賊,直接持有49%的股權,外人根本無法收購到足夠的數量,衛東只是買了一部分股票當做財務投資,控股是想都別想了。
和記是祁德尊的產業,現在正風雨飄搖衛東早就盯上了,只是沒有到攤牌的時候。
另外就是會德豐公司了,約翰馬登雖然是控股方可之前和張和嫻家族進行了合作,張家把旗下的兩棟商業大廈注入了會德豐,合併後張家佔據的股份比約翰馬登家族持有的股票還多,只是沒有會德豐的控制權,兩方相加後超過50%的股份,衛東就是想進入會德豐也沒有控股的可能。
這麼一算衛東也只有拿怡和做文章了,渣甸家族合計後也只有30%的股權,還是有易手的可能。
衛東這把五家洋行一分析,閻解娣等人才明白,眼下也就是和記和怡和有收購的可能,所以衛東搞事情先拿怡和來動手。
第二天《香江都市晨報》頭版頭條釋出公告,秋雨集團出資18元一股全面收購怡和的股票,可以直接拿著股票到指定的地點地兌換現金,下面還有一些具體的地址。
頭版上不光有這則公告,還有怡和發家的歷史,這家在1832年成立的洋行還是1840鴉片戰爭的罪魁禍首,世人一般都知道是林則徐在廣東實行禁菸,可一般人都不知道的是被禁的就是這家怡合洋行,怡合公司的創始人威廉·渣甸親自去倫敦,遊說日落國人向中國開戰,並且力勸日落國人奪下香江作為貿易的據點。
可以說如果沒有怡合洋行,就沒有後來的鴉片戰爭,也不會有香江成為殖民地的歷史。在鴉片戰爭爆發後,怡合的總部遷移去了香江。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怡合成為了香江重點英資洋行之首。
公告一出全香江一片譁然,很多人都不知道怡合的歷史,這下被衛東給扒了出來,聽上去倒是十分地氣憤。
秋雨集團這都試圖收購怡和洋行母公司了,這四大洋行就是這麼好收購的?現在可還是洋人在統治啊!
不過倒都是很佩服衛東的勇氣,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衛東比怡和有錢,可這是英資在香江的牌面,哪是這麼容易交出去的。
至於人們如何議論衛東並不關心,眼下就是繼續收購怡和的股份,好讓自己的籌碼更多一些。
轉眼到了開盤的時間,衛東直接一個大單把怡和的股價定在18元的價格上,吸引了不少人把股票賣了出來。
至此衛東的操作也基本上完成了,反而關注米曉舟和盧美鳳兩人在股市上的收購,由於這兩天股市被衛東刺激的很活躍,賣盤增多了不少,兩人的收購都十分的順利,只是想要收到可以控股的數量還差的很多,眼下只能藉助這股熱潮儘量多收一些。
當然這次的主要目標港燈和九龍巴士也是重點收購的物件,到時候收購談判完成後,在公佈出來股價肯定會大漲一波。
衛東這一份報紙讓香江的高層是一陣譁然,沒有想到衛東有膽把怡合公司的老底再次給抖出來,這是要結仇嗎?
剛研究一會股市,現代報社主編任文柏的電話轉了過來:“老闆,有很多當局的人來查我們報社了。”
電話裡不光有任文柏的聲音,還有洋人訓斥的聲音,衛東先安慰道:“你先配合他們調查,放心,我不會讓你們出事的。”
只是正常報道香江開埠的歷史,這就戳到怡合的痛腳了?
衛東直接把電話打到輔政司司長的辦公室,很快電話就到了羅樂民的手上,
“羅司長,不知道我的報社觸犯哪一條法律了?”
“易生,你好啊,這是出了什麼事情?”
衛東笑道:“我只是實話實說而已,那怡合公司當年能這麼做,怎麼還不帶讓人說了?你們這也太霸道了吧,自己可以賣鴉片,這都不讓人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