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衛東帶著阮桃來到太古碼頭檢查工作,貝克萊和馬傑裡陪同檢查了集裝箱碼頭的進度,第一批早已經正常作業,不過現在集裝箱貨輪只是剛開始興起,大多數都是散裝貨輪在卸貨。
把各個碼頭看了一遍,最後也到船塢裡看了,最大的兩個船塢裡有一個正在維修的,發動機都拆了一半,不過另外一艘船已經修整完畢,正等著船主交錢驗收測試呢,衛東和阮桃對視一眼,這艘盈聯號萬噸級的散裝船很符合衛東的要求,晚上就可以來試試。
如果這艘船可以複製,那就可以購買一艘五萬噸級別的輪船進行再實驗了,這時候不是沒有十萬噸以上的輪船,只是數量不多,很多海運從業者對這些巨輪都是一清二楚的,要是多出一批十萬噸以上的巨輪那很容易就感到不對勁。
要是低於五萬噸級別的貨船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這是海運的中堅力量,數量太多了,在一些造船廠裡都是批次建造的,複製出來改造一些重新塗裝,沒有人會在意這船是打哪弄來的。
從碼頭出來,阮桃道:“可惜是個散裝貨輪,要是集裝箱貨輪就好了。”
衛東道:“也不著急,我們又不是等錢用,只是最近沒有什麼事情幹,找個賺錢的新路子罷了。”
一艘新船隻有兩三千萬,衛東只能複製舊船進行改造,要是賣了也賺不了多少錢,剛開始還想著能賺多少錢,可這再一算好像賺的也不多。
阮桃心中這麼一算,一年能賺上億的也頂多了,要是賺運費怎麼也要上百萬噸的規模才行,那已經躋身海運的世界前列了。
道:“這麼一算我們好像賺不了多少錢啊?”
衛東想一想也是,不過這事情還是要做,說道:“先幹著看吧,也是一個嘗試,最起碼先複製幾個輪船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從香江發往落山磯的貨物持續的增加,還有很多從落山磯返回的貨物,現在都是用別的船運公司來運作,最起碼組建一個船隊運輸自己的貨物也行啊。
這個船隊衛東已經想好了,賣給魯青松一部分股份,由魯青松來管理這個公司,這樣就省了很多的管理問題。
阮桃道:“那就先試一試吧。”
到了下半夜,衛東從家裡離開,把車停在碼頭不遠的地方,連續閃了幾次後,衛東來到封閉的船塢裡面,心神一動,一百多米的貨船消失在眼前,衛東嘿嘿一笑,也消失在原地。
進了空間,衛東再次啟動複製的能力,很快一艘一模一樣的輪船出現在相鄰的地方,用意念控制把盈聯號的名字和序號等相關東西都重新做了塗裝,一些私人的物品都做了銷燬,就是一些相關裝置的銘牌也做了修改,趕緊出來把原來的貨船放出,再回到自己的汽車裡趕回淺水灣別墅。
剛躺進被窩阮桃就被驚醒了,問:“阿偉,弄好了嗎?”
“是可以,不費什麼力氣,看來再大的船也沒事。”
阮桃問:“那大飛機可以嗎?”
衛東笑道:“想什麼呢?大飛機就是複製出來也沒法用啊,地勤上就沒法過關,再說能生產大飛機的就那幾家,來源沒法交代,輪船就不一樣了,全球上百家造船廠,我們自己有碼頭有維修的隊伍,這中間才有操作空間。”
“說的也是,也就輪船可以弄了。”
論單價巨輪和飛機都差不多,只是飛機的養比較麻煩,真要出事了還有追查的機制,不是衛東可以複製的產品。
巨輪就不一樣了,衛東自有手段改頭換面,也沒有人追查來源,更適合衛東在中間來操作。
想一想一次就增加上千萬的財富,也是蠻有成就感的。
等那艘盈聯號出了船塢過了幾天衛東才把自己複製的輪船趁夜放在一個偏僻的碼頭,第二天早上就讓太古船塢的人用拖船給拖進船塢,碼頭的人雖然很奇怪可也沒有多說什麼,修整一番這艘船就被衛東用一千萬的價格賣給了魯青松,留作其來往香江和落山磯跑運輸了。
回到辦公室衛東吩咐米曉舟再次買幾艘舊船來,有貨櫃船,油輪還有散裝船等不同的型別。
米曉舟問:“阿偉,之前不是把船隊都賣掉了嗎?怎麼現在又進入了海執行業?”
衛東笑了笑說道:“我們要做的是買舊船翻新出售的業務,我們有自己的專業維修團隊,有碼頭船塢,低買高賣也沒有虧損的危險。”
這個理由很充分,衛東只要偶爾出手複製一些輪船出來,降低自己的採購成本就行了,這些買來的船都在空間裡備份一次,隨著樣品的增多,以後也不需要只複製一種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