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耕的話還沒說完,馬西姆·費爾哈根就忍不住道:“MPC75!”
“沒錯,就是MPC75,”陳耕點點頭,心裡頭多少有些感慨:熟悉的MPC75啊。將那一絲絲的懷念甩的腦後,陳耕接著說道:“從MBB公司公佈的各項資料來看,MPC75是一架號飛機,甚至可以說是一架與你們的福克F100相當的好飛機,我聽說MPC—75的機身寬度幾乎相當於波音737,只是為了避免刺激美國人,MBB才將MPC—75的座椅設計的更加寬敞,採用了3+2的座椅佈局……馬西姆,你應該更瞭解你的德國鄰居,為什麼這麼好的飛機,最終還是流產了呢?”
“……”
馬西姆·費爾哈根不說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深深的思索。
是的,1987年的時候,MBB公司就已經拿出了MPC75的方案,而作為“老親戚”,福克飛機對MPC—75、對德國人的野心知道的其實更多,比如從一開始,MBB就為MPC—75做了遠景規劃:MPC—75共分為三款飛機,分別是“短軸版”的MPC—75—100、“標準版”的MPC—75—200以及“長軸版”的MPC—75—300。
按照MBB公司的規劃。“長軸版”的MPC—75—300的機身長度要達到37米左右,這個機身長度甚至比波音737—400的機身長度還要長一點了,妥妥的窄體幹線飛機的機身長度。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切看上去都那麼美好的MPC75,現在卻幾乎聽不到什麼動靜了呢?
“為什麼?”馬西姆·費爾哈根忍不住向陳耕問道。
“原因你們應該很清楚才對,”陳耕說道:“自二戰之後,德國人向大型飛機發起了很多次的嘗試,但為什麼除了小型的多尼爾228和多尼爾328,德國人所有的努力和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了?”
望著馬西姆·費爾哈根,陳耕一字一頓的道:“別忘記了,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德國的領土上,現在還駐紮著幾十個美軍的軍事基地!德國的一舉一動都在美國人的監視之下,德國的軍隊與其說是一支軍隊,還不如說是一群到點上班、到點下班的公務員,說的難聽點兒,說德國現在是個半殖民地國家都沒有一點問題。
您現在還覺得,福克公司被德國宇航公司收購之後,會是一件好事嗎?”
馬西姆·費爾哈根的臉色頓時變的煞白!
他望著陳耕,嘴唇顫抖著道:“費爾南德斯先生,您的意思是,如果我們允許德國人的入股,我們也會落得和MPC75一樣的下場?”
“似乎您還不是很相信?”看著表情中帶著幾分掙扎的馬西姆·費爾哈根一眼,陳耕戲謔的道:“如果不信,你們可以試試嘛。”
馬西姆·費爾哈根頓時緊緊的閉上了嘴,不敢再說話了。
看著馬西姆·費爾哈根不再最硬的樣子,陳耕心中暗笑。
事實上,二戰後美國對德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控制之嚴,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比如多尼爾228,是一款19座的輕型支線客機,多尼爾32是一款32座的支線客機,在有了多尼爾228和多尼爾328之後,德國人想要向更高的高度進軍,但無一例外的,德國人都碰壁了:
好不容易做出了一個MPC—75專案,最終無疾而終;
MPC—75專案失敗之後,德國人不甘心,又開始打起了自己的老親戚:荷蘭人的主意,透過遊說荷蘭王室,最終成功的拿到了荷蘭福克蘭聯合航空技術公司51%的股份,實際上完全控股了福克公司,讓福克公司成為了德國宇航公司的子公司。
但最終的結果呢?
如果說此前福克蘭聯合航空技術公司還能勉力維持,那麼在被德國人收購之後,福克公司的生存環境頓時急劇惡化,哪怕有德國人拼命的輸血都不行,以至於到了1996年,哪怕有德國宇航公司的輸血都救不了福克公司了,福克公司不得不申請破產倒閉。
陳耕還就不信了,現在有了自己的提醒,福克公司還敢把寶押在德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