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理想型的人靈活機智,思想敏銳適應性強,活潑好動,注意力易轉移,情感外露,富於創造精神。但往往情緒多變,愛突發奇想,且想法與做法都遠離現實,即使是他們很親近的人都會感到不可思議,認為他們的存在是個“謎”。換句話說,他們對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有些不在乎,或不理會,有時只憑借幻覺採取行動。於是,他們常常與社會大眾約定俗成的規範顯得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由於他們說話或者主張過於主觀,欠缺足以說服人的道理,一般情況下很難獲得別人的贊同或支援,在人群中很難擁有較大的影響力。所以,讓這一型別的過於追求完美的陌生人接受別人亦非易事。
1、不要揭對方的短處。
談話應該是輕鬆愉快的事情,特別是能互相肯定對方的說話,就會給對方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但有些人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在與對方談話時,不時地指出對方的一些缺點,這種談話的結果簡直是可想而知的。與完美理想型的人交談更要注意這一點,因為他們凡事都要追求完美,並且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幻想。說話之中自然也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你若吹毛求疵地揭對方的短處,那樣往往會使結果適得其反。
你要儘量順著對方話中的意思去說,比如,他對你說:“你看,今晚月亮開始變綠了。”你該做的是走到窗邊,望著月亮,然後走回來,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沒錯,先生,透過綠色紗窗看月亮,似乎是有點綠。”
2、別用質問的語氣跟對方說話。
與人談話時必須虛心、誠實、坦白、尊敬別人。與完美理想型的人交談,容易產生意見上的分歧,如果你想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你,你要注意越是在有意見分歧的時候,越不可用質問的方法,因為當對方被你的質問弄得尷尬的時候,在表面上他是失敗了,但他必定會懷恨在心。
在一輛公共汽車上,有兩位乘客在談話。
“昨天看了一部《孤兒的春天》實在很好。”第一個說。
“有什麼好?”第二個用倔強的語調質問他。
“劇情不錯,對改善社會風氣別有一番見地。”
“有什麼見地?”第二個仍用那種語調說。
“還用問嗎?它不是指出不良少年都是被迫走上歧路的嗎?”第一個似乎有點不悅了。
“這算是什麼別有見地?”第二個依然用質問的語氣說。
這兩位乘客話不投機,氣氛很是尷尬。
毛病出在第二個乘客用質問的語氣來談話,這是最容易傷人感情的。在日常生活中,許多矛盾都是由於一方用質問式的態度與對方談話所致。
其實,如果第二個乘客能改變他的態度,坦白地說出他對電影的見解,而不要用質問的方式窘迫對方,這樣談話就能愉快地進行下去。
3、間接提示對方。
與完美理想型的陌生人交往,如果有些話不便直接說出來,但又想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這時可以採用間接提示法。
廣州市有家小理髮店。一天,有位高個姑娘走進店來,要女店員給她理一個像日本電影《生死戀》中的女主人公夏子那樣的髮式。
女店中發現這位姑娘長得俊俏,只是脖子長了些,要像夏子那樣把頭髮盤上去,勢必把脖子全暴露出來,不一定好看,但要直說,又怕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她想了一下,溫和地說:“大姐,聽你口音不是廣州人吧?”
“我原籍吉林,到廣州好幾年了。”
“怪不得,你長得比較高。其實,高才好看,身材苗條,穿裙子也漂亮。”
幾句話,把對方說得心裡甜絲絲的,雙方一下子拉近了距離。對方還未開腔,女店員又說:“現在冬天到了,頭髮盤上去,會凍壞脖子的。”
一句話點醒了對方。可能對方原來也知道自己脖子較長,連忙說:“等等,讓我考慮考慮。”
女店員忙說:“我也正想和你商量,不如理個波浪式,髮腳剛好披在肩上,下部捲曲,中間起伏,上面收攏,配上你這身段,保證好看。”
姑娘聽後滿意地連聲說:“好”。
對此,如果直接說:“你的脖子長,理這種髮式太難看。”愛美的姑娘一定會羞得滿臉通紅,一氣走之。
女店員以拉家常的方式閒談,先從籍貫談起,毫不涉及脖子長的問題,當對方說出是吉林人時,女店員立即聯想到北方人個子高,於是抓住這個契機,將話題引到身材上去,幾句話把對方心裡說甜了,雙方已有了進一步談話的感情基礎,然後,不失時機地點到“脖子”這個要害。女店員的提示並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感,卻讓對方考慮到了脖子長的問題。這位女店員採用的就是間接提示法,即透過使用間接的言行暗示,使對方自省自悟以明白事理的方法。
4、信守諾言。
與陌生人接觸,由於相互不瞭解,以致雙方都會有一種觀望的態度。這時你對自己的內外包裝一定要精緻,你要言出必行,行而不亂。但一旦理想型的陌生人確認你是他理想中的朋友,他就會真正地對你敞開他熱忱的胸懷。
很多年以前,有兩個窮小夥子在斯坦福大學邊上學邊打工,生活和學習都很艱難。但是,他倆還想和一位著名的鋼琴家合作,為他舉辦一場獨奏音樂會,可搞點錢交學費。
這位大鋼琴家就是伊格納西・帕德魯斯基。他的經紀人和小夥子談判,說他們必須搞到2000美元之後,多餘的錢才是小夥子們的。並且著重囑咐,錢必須在音樂會的前5天中午之前送過來,否則就考慮是否取消合作。面對這些要求,小夥子們似乎有點為難,並試圖討價還價,但經紀人說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小數目,卻是大鋼琴家演出的時價,不能少了。小夥子們最後答應了。
第二天,他倆便開始拼命地工作,不顧晝夜和疲勞,但是直到最後,他們總共才掙了1600美元,可期限已經到了。雖然錢不夠,但也得準時赴約吧!於是兩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找大鋼琴家。他們把所掙的1600美元交給了他,還附了一張400美元的空頭支票並對他許諾說一定把餘下的400美元掙到,錢一到手就會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