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所謂上策 (第1/3頁)

原來是你這個噴子祖師爺啊。

王政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無論曹操還是劉表,乃至黃祖,三人竟都不能容忍此人。

還“文章幸未逢黃祖,襆被今猶窘馬周。”呢...

禰衡被殺,那是因為文章嗎?

那是因為嘴賤!

如今深有體會的王政暗自吐槽之餘,也在腦海中搜尋記憶,然後有了一個結論。

此人確實是有才華,但是似乎更多體現在文采與辯才上,而其他方面,無論機變、權謀、行伍、政務這些地方,先不說能力如何,最起碼從歷史上來看,是不曾有過建樹。

至於三國演義中,王政倒是記得孔融極為推崇此人,甚至對當時已為丞相的曹操推薦,言其才十倍於己。

且不談這是否是出於私交的刻意吹捧...

便是當真如此,你孔融自己也沒顯露過什麼才幹啊,比你強個十倍,恐怕都未必能趕上荀彧一半吧?

說實話,聽到是禰衡時,王政內心裡是有些失望的。

不過如今缺人,對方畢竟也算個名人,他倒不至於挑三揀四,不過對方既然在實務上沒有得到歷史的驗證,那王政也要考究其口才以外的能力了。

“原來是禰先生當面,失敬了。”

先是客套一番,隨即王政便指著親衛先解釋道:“吾軍中士卒,皆為黃巾同道,親如骨肉,先生有任何言語,均可暢訴,無需心存顧忌。”

若是孔明荀彧這等人物,王政可能還賣個面子,同意屏退旁人,讓其單獨進言,禮遇有加。

至於禰衡嘛...

嘴硬脾氣大,骨軟本事小的人,他後世三十年裡見得多了,對方若未證實其能力之前,王政卻是不會事事聽之任之了。

沒有得到意想中的答案,禰衡大為不滿,先前對王政的那點好感登時蕩然無存,便是一聲冷哼一聲。

心中想著,豎子,你既如此怠慢於我,那便無需多言。

剛要起身拂袖而去,腦海中卻突然掠過當日所見慘像,剛做出的動作立刻便停滯了下來。

禰衡,你揹負血親之仇,不可再如往日輕狂任性了!

這般想著,禰衡咬了咬牙,再次重新坐下,望向王政,緩道:“所謂上策,不過七字耳。”

“哦?”

王政故作不知對方之前的猶豫,只是淡定地擺出一副傾聽狀:“願聞其詳。”

禰衡凝視著王政,一字一頓道:“解危救困,在衡也。”

在衡也?

王政先是愣了一下,一時竟是沒反應過來。

直到看著對面書生一臉的傲然自信,才反應過來。

最新小說: 穿越之大宣第一平民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烽煙萬國 大唐:開局搶了文成公主 大秦:我靠讀書入聖,開局召喚大雪龍騎! 回到明朝當藩王 穿到亂世當謀士 穿越之海權時代 重生之保龍一族 三國:漢中祖 劉宋漢闕 當棄妃就是要躺平 長命女 莊周劉禪 吾為暴君 人在隋唐:我爹是楊廣 婚謀已久:妖孽邪皇寵妻狂 東國島津的野望 花式養成權臣大佬 大漢從忽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