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入荊州 (第1/2頁)

壽春舊軍駐紮的地方很分散,由吳勝、徐方等分別派出部屬,帶領軍隊,前去傳達命令、接管防區、同時監督改編事宜,並令黃忠、甘寧等也各自派遣部下之將,一起前往互為配合。

又接連發出了十數道人事任命,自吳勝起,徐州諸將無不名列其上。一部分的江東諸將,也有被提及。

吳勝:所鎮守的軍翼由原來的下邳改為六安,職務從建威將軍升遷為中堅將軍,別看後者的名頭聽起來不如前者威風,軍銜更是相同,但「建威」乃是雜號將軍,「中堅」卻是常設將軍,含金量全然不同。

甚至在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吳勝還兼任了王政新成立的情報部門,巡撫司的司馬,單論權柄,已是蓋過了徐方和張昭,成為了天軍勢力中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徐方:官職未動,論功兼任了彭城國相,不過目前卻還要繼續駐守沛國,待日後呂布的幷州軍前往接防後,方能正式返回彭城國。

黃忠:由五品雜號的中郎將升遷為五品常設的平虜將軍,更被王政特許將本部兵馬單成一營,劃入天軍三部,親賜營旗,取名「射日」,外人或許不知,但王政麾下的文武卻人人清楚,天軍三部才是將軍(州牧)最為精銳的部隊,地位遠遠高過地軍,輔軍以及以區域劃分的徐州、泰山軍等。

能在天軍三部裡成為中層將官,才算是王政真正意義上的親信心腹,黃忠能被認為此職,某種意義上就代表他成為了繼吳勝、徐方和于禁之後,第四個步入王政嫡系的行列。

古劍,拔擢為六品綏邊護軍,駐地從泰山贏縣調任安豐,鎮守廬江邊境;臧霸,拔擢為五品偏將軍,駐地從東海郯城調往九江歷陽,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事情其實是臧霸主動提起的。

臧霸本是陶潛舊屬,又在東海經營多年,最關鍵的是,他和昌豨一樣,都是王政麾下諸將中唯二的擁有獨立武裝的人,昌豨還好些,畢竟是在泰山奉高駐紮,臧霸卻一直駐紮在郯城。

這可是天軍之前勢力的腹心位置,別說王政了,換做誰來做徐州牧,對這樣的悍將都不可能沒有一點猜忌和防範。

之前諸事繁忙,戰事頻頻,王政一直沒顧得上此節,昨日見到臧霸時,便在談論袁術九郡整編的話題上順帶提了一嘴,明面上自然是說什麼「來日行止大抵向南,戰事或會更多,只可惜麾下良將終究太少,如宣高這樣的更要留在徐州鎮之以靜,不免令人扼腕。」云云,其實就是想試探這條地頭蛇的心意。

下邳雖已不再為政治樞紐,但是讓臧霸繼續留在東海,王政終究覺得還是不太妥當。

畢竟此人既有能力,又有人馬,劉備敗走徐州後,陶潛之前的舊部更大半歸附了他,算是眼下徐州本地最大的一方豪強,說實話,真要起了什麼異心,威脅著實不小。

但臧霸不僅在奪取郯縣和逐走劉備上立了很大的功勞,這次廣陵郡的迅速歸附也是居功至偉,假如他自家不願,對此表示反對的話,這事兒還真不好辦。

一方面是王政拉不下臉主動去對這樣的功臣下黑手,另一方,便是拉的下臉狠的下心,傳揚出去也不好聽,影響更是不好。

畢竟自勾踐以後,天下有能之士不僅希望自家投靠的明主雄才大略,更是最好不要刻薄寡恩。

能在原本的歷史上游走各方諸侯多年,自成一股獨立勢力,最後還能在曹操、曹丕這對雄猜父子的眼皮之下得到善終,臧霸自然是個一等一的聰明人,聞絃歌便知雅意。

也不知是王政的高魅力起了效果,還是這段時間對天軍的實力徹底清楚,愈發看好之下,已是下了真心投靠的決定,臧霸的表現倒是非常乾脆,毫無猶豫直接便道:

「徐

州有徐方、金餘兩位將軍鎮守足矣,末將之前聽得吳、黃幾位將軍在江東大顯身手,實是眼熱,州牧若能不棄,末將亦願全力以赴,率軍向前,求個裂土之功!」

聽到這話,王政自是大為欣然,連連點頭,而在宴席散後不過一個時辰,臧霸又再次主動前往王宮求見,竟是一回使館便趕忙寫了一個條陳,主動提議率軍前去歷陽鎮守。

歷陽乃是九江郡最東邊的縣邑,鄰接長江,對面便是丹陽的牛渚和石城,當初孫策奉袁術之名攻打揚州刺史劉繇,正是走的這條路線。

從這一點便可看出臧霸宴席上的話並非虛言,這讓王政連連感慨道:「能得宣高這等大將赤膽,黃天待吾何其厚也?」。

當然,感慨之意是真的,感慨的話卻是未必臧霸的這番舉動的確讓王政對其刮目相看,但更多卻是感慨對方的知情,識趣,而不是什麼赤膽忠心。

畢竟對方並沒有申請入隊,能有多赤,能有多忠,還是個問號嘛。

另外如於禁、昌豨等守疆之將,甘寧、張遼等新附之將臣,也都分有封賞。

因為張昭初至壽春,還沒和郭嘉,陸績將目前天軍的軍功爵位確定定下,所以暫時眾將都只是封賞官職,其他江東舊將,較有軍權的,或者選入新建地軍三部的四營,或者改調入屯田軍,充任軍職。

被淘汰掉的後者中,若有不想再從軍的,轉任地方,視其軍職的高低,賞賜銀錢,給以文職,不過給的文職都是閒差,意思很明白,用俸祿養著他們就是了,這方面王政還是講究的,奪了別人的軍權,總不能不給點補償吧?

當然,我講究你也得講究了,這樣的情況下要是還有人膽敢心懷不滿,出些什麼么蛾子的,那可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

剛給一群武將論功行賞完畢,王政又將視線轉向了另一邊。

陸績不久前已經代表九江郡正式向下邳發出了請求春耕援助的公文,行調協兩地左右司事。

其實這已不過是例行公事,王政點了頭,張昭過了目,自然是一路綠燈,水到渠成。

當然,即便如此,王政這位徐州牧依舊親自關注進展,畢竟毋庸置疑,這才是眼下壽春乃至九江、廬江兩郡最需要緊急辦理的事情了。

陸績的勁頭很高,畢竟在他看來,一介狂生豎儒的禰衡竟能得到王政這般的寬容和禮遇,固然是德不配位,但另一方面來說,不也正說明自己選對了一位主公麼?

有能力,有志向,關鍵是重情重義啊!

既然如此,他自然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年輕人本就精力過人,現下更充滿鬥志,雖文案堆積,坐客充滿,應對如流,手不停筆。一樁樁的公務從他手底下過去,無不處理的妥妥帖帖。千頭萬緒的民事、農耕,也漸漸地變得有條不紊。

頭一批的耕牛、種子、農具,在三日後被運來了當塗,早就趕去那裡的顧雍與陸績遙相呼,因為之前王政攻伐壽春之故,楊弘早就將附近縣邑的兵卒抽調大半,留下來的揚州軍本就不多,改編起來也是最容易的,又加上鄰近首府,速度也較快。轉入屯田軍計程車卒們,在軍官們以及左右司官員的帶領下,不等休整,也立刻地投入了戰鬥之中,趕去當塗把下邳運來的物資一車車地拉去了各地。

內憂外患的壽春在王政的總體指揮下,又邁開了向前的步伐。

所有的文官,眼下都將視線全放在了救災和春耕之上,所有的武官,無論舊人新附,也都也全部投入了整軍、改編、備戰之上,明明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因為每個人都很忙碌,江東的土地上反而呈現出愈發火熱盛烈的氣象。

最新小說: 劉宋漢闕 當棄妃就是要躺平 長命女 莊周劉禪 吾為暴君 人在隋唐:我爹是楊廣 婚謀已久:妖孽邪皇寵妻狂 東國島津的野望 花式養成權臣大佬 大漢從忽悠開始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 三國:重生為阿斗,開局扶劉備 大明昏君:沒有人能夠背叛朕 大都督呂蒙 穿越五代十國:我要逆襲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 重生之去種田 水滸之諸天萬界漁網 晚來明月不驚鵲 穿越後被殿下惦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