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牙子!
朱允炆面色冰冷,目光犀利,對走過來的薛夏、孫棟下令道:“立即差人去找,人手不足,就從杭州城調,天亮之前,要將人找到。”
薛夏、孫棟連忙領命。
王屠夫聽聞了“寧妃”發了話,感激涕零,朝著韓家後院的方向磕了幾個頭,就帶著幾個家丁與百姓去找尋。
朱允炆端坐在大堂上,對韓秉忠問道:“王官屯以前出過人牙子販賣人口之事?”
韓秉忠搖了搖頭,嘆息道:“王官屯這些年來倒沒有過這類事,倒是南面的兩個小村落,前些年丟過孩子。”
韓成才想起什麼,補充道;“我聽府學教諭說起過,七年前,杭州府一名主簿的女兒就丟了,其母親由此落下心病,四十好幾穿著大紅衣服上街,買一串串冰糖葫蘆,見到十歲出頭的女孩就喊‘女兒,我買來糖葫蘆了’,可悽慘了。”
韓秉忠低頭嘆息:“這件事確實讓人傷心。”
朱允炆有些疑惑,問道:“我在杭州也停留過,為何沒聽聞過此事?”
韓秉忠看著朱允炆,嘴角微微顫了下,咬牙道:“兩年前,這位母親清醒過來,認為是自己當初沒有給女兒買冰糖葫蘆,女兒才賭氣跑了,自責之下懸樑自盡了。”
“這……”
朱允炆有些揪心。
韓成才有些氣憤,握著拳頭道:“後來有訊息說那些失蹤的女孩,是被人牙子掠走賣掉了,尤其是京師的官員,蓄奴買婢成瘋……”
韓秉忠急忙打斷韓成才:“沒有由頭的事可不能亂說,慎言。皇上,小兒只是道聽途說,並無憑據,當不得真。”
朱允炆有些心驚肉跳。
洪武初期,朱元璋嚴令非功臣之家不得蓄奴,甚至還規定了蓄養奴婢的數量,即“公候家不過二十人,一品不過十二人,二品不過十人,三品不過八人”。
現在想來,朱元璋的這個規定有些想當然了。
公爵,侯爵,身邊不到二十個奴婢,這怎麼夠用?
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要更多的奴,更多的婢,更多的享受!
還有那些官員,有了權,有了錢,有了家業,自然而然就需要一批“奴婢”來伺候自己,享受下大爺的活法。
商業解禁,路引取消,人口流動增加,助長了士大夫階層對“奴婢”的需求。
在社會安定,百姓能吃飽飯,沒有人賣兒賣女的時候,人牙子就出現了,他們或是誘騙,或是設局,或是偷掠,不擇手段!
朱允炆清楚,蓄奴不是明代才有的,向上追溯,哪個時期都有這個問題,哪怕是朝廷禁止,也不過是走個書面形式。
奴,奴隸。
在明代始終存在,並無斷絕。
讓很多人意外的,最大的奴隸“人牙子”,就是大明皇帝,說是朱允炆也沒有任何錯。
因為明代初期,奴隸最主要的來源就兩個:
其一,戰俘。
明初打仗多,俘虜的人也很多,一些蒙古兵成為俘虜之後,成為了功臣之家的奴隸。
其二,罪犯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