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百八十七章 會通河,任城會議

第三百八十七章 會通河,任城會議 (第1/2頁)

大明的商人都是賤人,這是士子與權貴的看法。

說來也奇怪,許多官員看不起商人,卻總喜歡伸手在商人那裡索要好處,也不知道這算不算犯賤。

大明的官員欺負商人,那自然是有手段的。

什麼無證經營,什麼消防不到位,什麼吐痰衛生不合格,那都是後來人“有法可依”的手段。不過在古代,欺負個商人,完全不需要什麼律條……

比如你賣鹽,沒在規定的位置,罰款。在規定的位置,沒擺好貨物,罰款……

比如今年出現了災荒水患,你作為商人大戶,不吐點血怎麼行,至於吐一碗血還是五碗血,那全看你的覺悟了。

覺悟低的,通常都是沒好下場的。

甚至於這個商人生了病,一些當兵的都會找到家裡來,說你這個病很可能會“染及其他,禍及千軍”,然後總結一句:

你沒救了,我們需要把你埋了。

為了不被一個噴嚏害死,只好拿錢消災。

還有,今天知縣過生日,你要不要表示下?

哦,明天知府也過生日呢,對了,某月某日是皇上生日,咱這地方雖然貧瘠,但也需要表表忠心不是,你多準備點……

想要撈錢,有的是門道。

雖然晉商中看似只有侯家有著直接的官府背景,但事實上,每一個富商背後都有著一張巨大的關係網,而在這些關係網中,趴著的是上至知府,下至衙役的吸血蟲。

不過有些大官是不好收買,也不好結交。

但越是有不好收買的主官,就越是有容易收買的屬官,這看似是一個悖論,卻真實存在。

從這兩封信起,常百業才算是真正接管了常家的大小事務,因為關係,是商人經商最核心的內容,遠比貨物更核心。

太谷距太原只有一百二十餘里,兩日時間足夠了。

當常百業帶掌櫃、匠人、夥計離開太谷的時候,衍聖公孔訥剛剛抵達任城。

今日任城,可謂“盛況”空前。

原本應該端坐於上的兗州知府鄭剛只有靠邊站的份。

山東都司耿炳文、按察使陳瑛、工部侍郎宋禮、衍聖公孔訥,這些官員論官職或身份,可比小小的知府更為厲害。

就連素日裡不怎麼活躍的魯王府,今日也派出了長史王凡。

在眾人分清官位高低之後,便安排衍聖公孔訥與都司耿炳文上座,其他人配坐一旁。

這種安排也合情合理,畢竟按察使只是三品官,都司是正二品官,再說了,耿炳文身上還有一個長興侯的爵位,與衍聖公高坐,也是合適的。

至於其他人,則沒有這個資格。

陳瑛解釋道:“布政使大人坐鎮濟南,無法親臨,由右參議李宗壽代理此間事。”

李宗壽走出,恭恭敬敬給各位大佬行禮,然後說道:“下官定會將此番集議詳情,傳報布政使大人。”

宋禮見人已齊聚,便不再耽誤,目光掃過眾人之後,便清了清嗓子:“疏浚會通河是朝廷大事,百官矚目,皇上掛牽,絕不能容意外中斷。雖一應籌備已然開始,各地民工紛紛趕至,部分河道已是動工,然有些問題還需給大家明說一二。”

衍聖公孔訥一臉疲容,扯了扯嘴角:“宋大人還請直說,我等定會遵照。”

孔訥現在已經沒了往日威風與豪情,從勸說百姓莫要服從朝廷徵調,抵制修河,到鼓勵百姓服從徵調,參與修河,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讓衍聖公府徹底“翻車”。

民間百姓對於衍聖公府的看法很多,一些人認為衍聖公府拋棄了百姓,徹底站在了朝廷那一邊,甚至還有一些民謠傳出:

衍聖公,坐在牆頭,風來了,看向東,好一陣風。

衍聖公,坐在牆頭,風來了,看向西,好一陣風。

最新小說: 劉宋漢闕 當棄妃就是要躺平 長命女 莊周劉禪 吾為暴君 人在隋唐:我爹是楊廣 婚謀已久:妖孽邪皇寵妻狂 東國島津的野望 花式養成權臣大佬 大漢從忽悠開始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 三國:重生為阿斗,開局扶劉備 大明昏君:沒有人能夠背叛朕 大都督呂蒙 穿越五代十國:我要逆襲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 重生之去種田 水滸之諸天萬界漁網 晚來明月不驚鵲 穿越後被殿下惦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