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元感覺一陣毛骨悚然,潤孃的話很可能是對的。朝廷早就擁有了對所有布商壓價的能力,甚至是……
「傾銷!」
沈一元臉色一變,想起沈修德在商學院學到的一個名詞。
「何為傾銷?」
潤娘問道。
沈一元沉聲道:「商學院有個說法,將商品以低於正常售價的價格出手到另一個地方或國家的商業行為,便是傾銷。若朝廷當真有方法使用很少的人在短時間內能生產出更多的布匹,其成本將會更低,那樣一來……」
潤娘驚呼道:「若他們以低價格出手仍有賺,而正常的商人哪怕是低價售賣也競爭不過,只能賠本售賣?」
沈一元沉重地點了點頭:「這些年來,大明的變化是越來越多了,有些事在洪武朝,不,是在任何前朝中都找不到,更是無法想象。比如那蒸汽機,可以說改變了太多的東西——」
「怎麼了?」
潤娘見沈一元停頓下來,不由問道。
沈一元嘴角微微哆嗦,有些後怕地說:「蒸汽機,它可以代替相對簡單的勞動,紡織——並不複雜!」
潤娘吃驚不已。
紡織,確實算不得太複雜,簡化下來,其實就是經緯線條不斷交織。以匠學院的那些天才們,打造出以蒸汽機為動力的紡織機器並非不可能!
要知道朝廷每年都在製造大量蒸汽機,而這些蒸汽機始終都不沒有進入民間,全都被朝廷內部與水師等拿走了。
朝廷有足夠的蒸汽機,有足夠的人才,有足夠的棉花,而他們又能輕鬆拿出海量的棉布、絲綢,不曾聽聞其招攬更多民力,很顯然答應已呼之欲出!
可憐所有人,還被矇在鼓裡。
沈一元頭疼不已:「徽商生意的布匹與絲綢買賣,和晉商的煤炭買賣差不多,都是支柱!一旦垮了,對我們來說損失太大。」
潤娘自然能理解,沈氏起家便是布行。
沈一元不知道朝廷還會給所有布商多少時間,可很明顯,朝廷也還沒有做好準備。
一旦低價棉布大量進
..入市面,那必然會有一大批的布行隨之倒閉,朝廷或許可以接過商人的採購渠道,可差價誰來補?
一旦無數布商倒了,一旦低價棉布被百姓認可了,那棉花如何收購,以什麼價格去收購?低價棉布意味著棉花的價格也會走低,而這會傷農。最重要的是,無數百姓之家依舊是農耕女織,婦人主要的收入靠的便是織布,如果全都是低價布,那婦人的收入將會減少,百姓家庭的收入隨之下降。
想來朝廷也在考慮這些問題,遲遲沒有進一步動作,畢竟這件事牽涉的面實在是太廣,可依朱允炆的性子,絕不會讓這些東西蒙塵。
「海外!」
沈一元眼神一亮,臉上浮現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