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瓦剌分解為三百、五百?
解縉、楊士奇、胡濙等人打了個哆嗦,乖乖,皇上這也太狠了吧……
瓦剌就這麼大,切成三五份已經算是衰弱了,切到三五十份,已經羸弱到不行了,若是切成三百、五百份,估計一份也就一兩百人,這和大明的小型村落差不多了。
朱允炆沒有開玩笑,而是很嚴肅地說:「對草原,我們應該實施推恩令。但凡是大小頭目,都可以給其劃定馬場、駐牧之地,可以幫其營造永久住宅,讓他們放棄遊牧,轉而固定在自己的草場之內!」
「這些頭目不再向瓦剌部落首領負責,而是向附近的大明都司、衛所、布政使司、府衙、縣衙等負責。從權力上,切斷這些人與瓦剌貴族的聯絡,讓他們歸至大明管理之下。」
「草原很大,草原上的人還很少,有足夠優良的馬場可以劃出來給他們,五百份,既可以有集中區域,也可以有分散區域,但無論將他們安置在何處,你們都需記住,這些瓦剌人未來也是大明人,不能將他們的馬場劃到沙漠裡去,劃到森林裡去,不得有欺辱、霸凌瓦剌人之事發生!」
「軍紀嚴明,莫起亂子。誰若是在這個過程中貪私,想要藉此機會為自己撈一筆,甚至想要將瓦剌部落的人當做奴僕佔為己有,任意驅使,朕不管他曾立下多少功勞,都將毫不留情,一律嚴懲!」
解縉、楊士奇等人面色
凝重。
梅殷、古樸也清楚,皇上說到一定會做到。
眼下大明四方戰事算是基本結束,冒出來一批驕橫武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依仗著自己軍功,強一些婦人,搶一些牛馬,帶走幾個人當奴隸,將繳獲私自裝入自己口袋裡,這樣的事並不是沒發生過。藍玉就是典型的代表,開國初期武將幹這些事的更多。
朱允炆想要和平解決瓦剌,至少需要穩住瓦剌的人心,他們本就小心翼翼,膽戰心驚了,若大明突然亮出了刀子,想要他們的女人與財富,那他們唯一能做的,那就是拼命了。
到那時,瓦剌很可能會分散為馬賊,強盜,成為草原上神出鬼沒的狼,不斷擾亂大明對草原的控制。
這類遊擊作戰,是頭疼且不可接受的。
朱允炆一開始便定下基調,保證瓦剌人的財產與人身安全,將他們作為未來的大明人看待,而不是定位為大明的俘虜。
商議確定,為難的是兵部與五軍都督府。
如果讓馬哈木等人知道朱允炆想要將瓦剌從一塊劃分為五百塊,他們不知道會不會跳起來反對,當然,這種事需要保密,在徹底收繳瓦剌戰馬、兵器控制瓦剌大局之後再拿出來。
屬於瓦剌大部落的時代即將結束。
議定瓦剌之事後,嶽四海便返回京師,並帶來了朱棣的加急文書與古今令牌。
朱允炆把玩著古今令牌,搖了搖頭:「棋手還真是有些心計,人死了,還
不忘留個後手。選擇燕王當古今,他的時間錯了。」
嶽四海心頭一震。
皇上這話是什麼意思,是說棋手只是選錯了時間,而沒選錯人?
朱允炆看著朱棣請罪的信。
嶽四海等待稍許,見朱允炆放下信,才開口道:「我們衝進去的時候,燕王已將柳成貴射殺,沒有留活口,他與燕王的對話,我們並不清楚詳情。」
朱允炆看向古今令牌,搖了搖頭:「柳成貴一定是說了一些什麼,讓燕王叔動了心。只不過當下局勢已不容他多想,一旦起兵謀逆也無半點勝算,這才選擇殺人。人死了,一了百了。叔侄之爭,終可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