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飄揚的日月旗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飄揚的日月旗 (第1/2頁)

自秦漢時,遊牧民族對中原王朝的威脅就沒有消停過。

歸根到底,這與遊牧民族本身的能征善戰,體格強壯有關係,一個個都是放牧長大的,隨便拉出來一個就是勇猛的戰士,加上游牧習慣,居無定所,缺乏對固定地點的留戀,沒有落葉歸根這一說,所以喜歡到處溜達。

溜達到中原王朝,看到這裡的百姓雖然也窮,可畢竟這裡有糧食吃,有茶,有鍋碗瓢盆,問他們要,他們又要牽自家的羊或牛,不給他們吧,就弄不來吃喝用的好東西,自己又不爭氣造不出來,那就只能動手搶了。

搶一次就知道了,這是發家致富,改善生活成本最低的法子。

於是,遊牧民族開始向強盜民族轉變,從時不時「打草谷」,轉化為大規模南下入侵。無論是哪個遊牧民族居於北面或西北,骨子裡都含著的野心。

無論是秦漢時的匈奴,還是唐朝的突厥,無論是宋時契丹、女真,還是大明面對的蒙古人,他們一個個都不曾放棄過佔據中原,或因時衰弱而休養生息,但有實力,有機會,戰爭便會爆發。

這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跳出過這個圈子。

在朱允炆眼中,要解決遊牧民族的威脅,只有一點,那就是消滅他們的作戰力量,將他們一切支撐作戰的基礎全都毀掉。

比如強壯的軍士,比如強壯的戰馬,比如茁壯成長的少年!

袁嶽深知朱允炆想要的是什麼,他絕對不介意草原荒蕪十年二十年,他在意的是草原之上別再長出動輒威脅大明王朝根基的力量!

一萬五的騎兵,在接近北海,接近韃靼部落聚集區三十里時,已不再需要派遣什麼斥候,也不需要隱藏蹤跡,袁嶽下令各自作戰。

這是一場以亂打整的戰鬥。

韃靼的主要作戰力量已經完全覆滅,所留下的不過是老弱婦孺,這群人根本就沒有多少抵抗與作戰能力!

袁嶽並沒有下達屠殺的命令,韃靼不是兀良哈那些叛徒,韃靼是敵人。

叛徒需要徹底的消滅,敵人只不過是立場與利益不同,可殺,但未必需要採取最絕滅人性的屠殺。再說了,大明人口缺得很,這些婦人完全可以帶到大明去。

沒有任何警告。

袁嶽帶軍隊衝入韃靼的住牧之地,將所有想要拿起武器的,不管是老人,還是婦人,亦或是十歲出頭的孩子,毫不留情地當場斬殺!

「韃靼已滅,投降不死!」

「跪下投降!」

「抵抗者,格殺勿論!」

「投降!」

大明軍士從三面包抄殺入毫無提防的韃靼住牧地,戰馬奔騰,驚動了一個個蒙古包,無數惶恐的婦孺跑出來,看著強橫的大明騎兵衝殺,帶血的馬刀高高揚起,鐵梯踩踏在大地之上,擊碎了慌亂喧囂。

「孃親!」

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哭了起來,被一個婦人抱起,大明騎兵從旁路過,刀鋒在觸及婦人之前收了回去,只留下一句:「投降不死!」

婦人癱坐在地上,聞到了血腥味,僵硬地看去,只見一個握著弓箭的孩子被砍掉了頭顱。這個孩子自己認識,兒子也認識,他們是最好的玩伴……

戰場之上,沒有憐憫可講。

只要是手持武器,哪怕是拔出剔骨刀的婦孺,也不會活下去。只有跪地投降,只有匍匐在地,只有手無寸鐵,才能保他們活下去。

騎兵不斷穿插,時而分散,時而集中,一批批韃靼人被趕到了一片空地之上,上了年紀的老人不多,大部分是婦人與孩子。

袁嶽冷漠地看著這些惶恐不安的人,軍士開始找出繩索,將這些人十人一組串起來,以避免逃跑。

騎兵依舊在馳騁,絕望的喊叫聲傳蕩在草原,飄落在北海的水波之上。

北海以南,三十里。

鐵鷹騎指揮使阿爾斯郎抬手,止住騎兵衝勢,騎兵隊伍放緩,並在行進一里之後停了下來。劉啟夏從後隊驅馬趕上,看向阿爾斯郎:「為何停下?」

阿爾斯郎指了指前方。

劉啟夏抬頭看去,只見不遠處的山坡之上站著兩個人,兩人奮力揮舞的,正是大明日月旗!

舞動的旗幟,滿是驕傲!

只是阿爾斯郎高興不起來,劉啟夏臉色也有些陰沉。

徐輝祖帶人趕了上來,看到這一幕之後苦澀一笑:「看來我們緊趕多日,還是被袁嶽捷足先登!」

劉啟夏有些不甘心:「消滅韃靼,我們出力最多!憑什麼這軍功就讓袁嶽給搶了去!」

段雲咳了聲,勒住想要上前的戰馬:「忽蘭忽失溫的軍功是我們的,誰也動不了,倒是滅去韃靼部落這份軍功不在我們手中,多少顯得有些不圓滿。袁嶽這個傢伙,著實有些貪功了。」

最新小說: 紈絝小侯爺 三國之霸楚大業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誰接頭 大唐:開局擺地攤賣面膜 明末梟臣 非正常三國 燕鳴初啼 貪財不好 揚鋒漢起 西北三義士 穿越後撩完天師惹王爺 第一昏君 大秦:說書雪中,始皇給我打賞 爭霸:開局召喚許褚 皇后今日侍寢嗎 我爹是袁術?可我想當曹賊 娘娘拉仇恨的姿勢帥爆了 鵲踏枝 人在大唐,浪到飛起 燕不棄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