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百二十三章安南天變,黎氏篡位(三更)

第二百二十三章安南天變,黎氏篡位(三更) (第1/3頁)

“為何請兵?”

鄭和有些吃驚地問道。

耶嘉僧遠悲慼地說道:“安南國天變,陳氏被滅,胡季犛(li)篡位,如今磨刀霍霍,直指占城,若大明不發兵支援,遏住安南野心,占城國危險了啊!”

安南天變?

還要去攻擊占城國?

鄭和臉色微微一變,這對於大明而言,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卻是一件不得不管的事。

占城是大明的藩屬國,大明是占城的宗主國!

大明與占城兩個國家之間,是宗藩關係。

也就是說,大明是老大哥,占城是小弟,小弟被人欺負了,請求大哥幫忙,做大哥的不能不出頭。

可問題是,安南也是大明的藩屬國,也是大明的小弟,小弟打小弟,做大哥的,這就有點麻煩了……

中原王朝的核心思想往往以儒家為主,就連外交政策,也是基於儒家文化與思維制定的。

儒家主張“以禮治國”,有禮的,那是中國,為華,沒禮的,那是夷族。

以禮治國,也就有了“華夷之分”。

古人將中國作為世界的中心,認為四夷分佈在中國周圍,所以在外交上採取的基本理念是:

一箇中國,四方藩國。

與周圍國家構建宗藩關係,實現“禮制井然”的理想世界,是每一個強盛王朝的終極夢想。

朱元璋是一個雄才偉略的帝王,其目光絕非只是盯著大明的一畝三分地,他還在看著世界,看著國外。

在洪武元年,全國還沒大解放呢,朱元璋便迫不及待,頒詔於安南、高麗,以期構建宗藩關係,奠定大明宗主國的地位。

朱元璋寫的詔書很有水平,他是這樣寫的:

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無有遠近,一視同仁,故中國尊安,四方得所,非有意於臣服之也。

自元政失綱,天下兵爭者十有七年,四方遐遠,信好不通。朕肇基江左,掃群雄、定華夏,臣民推戴,已主中國,建國號曰大明,改元洪武。頃者克平元都,疆宇大同,已承正統。

方與遠邇相安於無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惟爾四夷君長酋帥等遐遠未聞,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短短一百來個字,卻分了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朱元璋是告訴安南、高麗,我來頒詔,並不是有心打你們,只是告訴你們,我們大明是友好的,一視同仁的,只要你們乖乖的……

第二個部分,朱元璋也說得很清楚,元朝不行了,被我老朱幹掉了,你們掂量好,我連大都“頃刻”都打下來了,現在想和你們和平共處,你們要不要“太平”?

潛臺詞是這樣的:要和平的話,趕緊地把你們國家與元朝的關係撇乾淨了,把他們的軍隊該趕走的趕走,該斷交的斷交……

第三個部分,老朱再次強調,大明是和平的,也是講道理的,但前提是,你要懂事,我隔著幾千裡給你發詔書了,是不是該表示表示?

怎麼表示?

當然是稱臣納貢,成為大明藩屬國!

朱元璋就是透過這種“柔和”的“禮儀”的方式,讓安南、高麗成為了大明藩屬國。

最新小說: 三國:漢中祖 劉宋漢闕 當棄妃就是要躺平 長命女 莊周劉禪 吾為暴君 人在隋唐:我爹是楊廣 婚謀已久:妖孽邪皇寵妻狂 東國島津的野望 花式養成權臣大佬 大漢從忽悠開始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 三國:重生為阿斗,開局扶劉備 大明昏君:沒有人能夠背叛朕 大都督呂蒙 穿越五代十國:我要逆襲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 重生之去種田 水滸之諸天萬界漁網 晚來明月不驚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