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工團的首次演出堪稱完美。
尤其是最後的月下百人歌舞大合唱,將“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祈願,傳遍萬民。
而大合唱藝術的出現,直驚豔了京師所有人,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讓所有人深深震撼,就連馬恩慧也讚歎不已。
文工團自元宵之後,便名冠京師。
解縉意猶未盡,在演出結束之後,便當著皇上的面,請求文工團可以到謝家演出,給老父親解解悶。
朱允炆看向慕容景兒,然後對解縉說道:“演出沒問題,但文工團可是要吃飯的……”
解縉有些發懵,請皇宮的文工團,難道還需要自己開工錢?
就在解縉還沒轉過彎的時候,徐輝祖已經在和慕容景兒商談演出價格了。
“一百兩銀子!”
徐輝祖乾脆地出價。
慕容景兒錯愕,難道去徐家演出一次,就能收入一百兩銀子?
這來錢,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徐輝祖見慕容景兒不答應,又加了價:“景兒姑娘,二百兩如何?”
劉長閣湊了過來,冷著臉,說了一聲:“五百兩。”
徐輝祖咬牙切齒,質問劉長閣:“你老爹老孃都不在了,花五百兩銀子請回去幹嘛?一邊涼快去!”
劉長閣鬱悶,好像你徐輝祖的老爹老媽還活著一樣,但不敢說出來,人家是國公,惹不起,但皇上交代的任務,不能不完成啊。
“五百兩。”
劉長閣板著臉,繼續說道。
徐輝祖見劉長閣面色不自然,略一思索,便了解了其中因由。
不用說,眼前這位劉木頭是個抬價的託。
一般的託,徐輝祖一腳踹出去,啥問題都解決了,可眼前的託,可是皇上的啊……
“好,五百兩!”
徐輝祖只好咬牙喊道。
慕容景兒代替文工團,感謝魏國公。
等解縉湊過來的時候,只能排隊了,聽聞要價五百兩,幾乎暈過去,自己一年的俸祿才五百兩啊……
解縉打退堂鼓,不打算花這個冤枉錢了。
朱允炆湊了過來,見解縉想開溜,嘆息一聲,說道:“解愛卿,你老父親悶啊,愁啊……作為當朝內閣大臣,應該以孝為本,侍奉好老人家……”
解縉想哭,皇上大人,打劫也不帶這樣的吧?
正月十六日,早朝。
朱允炆正式釋出詔書,昭告天下,清丈天下土地,推行“一條鞭法”農業稅制,將田賦、徭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雜稅、雜徵、雜差統統合為一體,計畝或計糧徵銀。
廢除糧長制,官收官解。
考慮到土地肥沃不同,糧食產量不同,朱允炆採取內閣建議,推行的是計畝或計糧徵銀政策。若是當地土地肥沃,則採取計畝徵銀;若是田土貧瘠,則以計糧徵銀為準。
於戶部之下,設兩司,一為農稅總司,對戶部負責;二為稽查總司,對皇上與內閣負責。
由農稅總司,統管全國農業稅務事宜,改宣課司、稅課司、都稅司為農稅省司、農稅府司、農稅縣司。
十三道布政使,協同配合農稅省司完成省內農稅工作,布政使由最初的稅務主管身份,調整為配合、監督與分配身份。
配合,即對各級農稅司所遇問題,給予幫助。
監督,即對各級農稅司執行一條鞭法給予監督。
分配,即對各級農稅司稅銀,具備分配權,即朝廷給出的標準:
地方三分,中央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