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最初看到這些字眼的時候,不以為然,付之一笑:
殺人無數的朱棣,怎麼可能會瘋?
皇上所言,太過誇張,不切實際。
可現在,平安卻如張昺、盛庸一樣,在震撼之中無法自拔。
大寧府,寧王府。
朱權正在書房看書,冬日裡,並沒有多少軍務。
蒙古韃子人也是人,他們也知道冷,不會在這個時間跑來搗亂,估摸著,此時應該在蒙古包裡舒坦著呢。
再說了,現在的蒙古,還不敢大規模窺襲大明。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率領十五萬大軍北征,便是從大寧北上,進至慶州,並在捕魚兒海,基本覆滅了北元政權。
大明政治上的敵人,在十年前便消失了。
如今的蒙古力量,已不再是某個政權的力量,而是分散且獨立的力量,並沒有足夠的勇氣與實力,大舉進犯明朝邊境。
都指揮使房寬巡哨城內,突然見奏報騎兵賓士入城,連忙命人攔下,詢問之後,臉色大變,連忙拿著急報奔向寧王府。
“王爺,急報!”
房寬匆匆推開門,寒風捲入房中。
朱權皺了皺眉,沉聲說道:“哪裡的急報?”
“是北平府發出的急報。”
房寬嘴唇有些乾裂。
朱權有些意外,抬頭看向房寬,接過急報,說道:“北平府的急報,怎麼發到我大寧府了?”
“王爺,您看急報之上的標誌。”
房寬提醒道。
朱權低頭仔細看去,在急報之上,刻著一個鐮刀和錘頭的圖案,不由抽了一口冷氣,這奇怪的標誌,朱權是清楚的,這是大明安全域性獨特的標誌,聽聞是朱允炆親自定下的。
大明安全域性怎麼會給自己發急報?
朱權連忙開啟急報,展開一看內容,瞬間站了起來,連忙問道:“驛使在哪裡?讓他馬上過來!”
房寬對門外喊了一聲,一名凍得嘴唇發青的驛使走入房間,抱拳道:“見過寧王。”
朱權低頭看了看信,無法相信地對驛使問道:“四哥,燕王瘋了?”
“北平市民是如此說,見證著無數,但是否真瘋了,並沒有定論。”
驛使謹慎地回道。
朱權想起來離開京師之前,與朱允炆的“殿中對”,朱允炆便明確地推演過北平的局勢,如今看來,他所推演的一切,都發生了。
燕王瘋了。
是假瘋。
朱權清楚,朱允炆是知道朱棣裝瘋的,也預判了他會裝瘋,可朱棣不知道這一切,依舊賣力地表演著瘋傻。
朱權從內心深處為朱棣感覺到濃濃的悲哀,也極度震撼於朱允炆的天才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