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十章 一條鞭法,農業稅制改革的起點

第三十章 一條鞭法,農業稅制改革的起點 (第1/3頁)

錢,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當下的戶部其實並不算太難,戶部尚書黃子澄,右侍郎卓敬等人還相對輕鬆。無他,朱元璋打下的底子還是值得肯定的,起碼朝廷當下並不缺錢糧。

想想也是,建文帝和朱棣打了四年仗,錢糧都跟得上,沒道理自己搞點改革,就沒錢了吧。

但光吃老底也不是個辦法,只靠著朱元璋的制度執行下去,大明的國運依舊無法改變,施加給大明百姓的苦難,還是會出現。

這不是朱允炆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確定商人地位,改變朱元璋重農抑商的政策,大力發展工商業,將會成為朱允炆的必然選擇。

然而,工商業的發展,一個前提便是物產豐富、人員流動自由。

按照朱元璋設定的軍、農、匠三籍,子子孫孫都需要幹這一行。

是農民,那一萬年也是農民,是軍戶,就算你家死絕了,你也得找個人替你當兵,至於找的人是你侄子還是外甥,不重要。

戶籍制度不改革,是無法推動商業改革的。

而戶籍制度的改革,還涉及到了土地改革,土地稅制。

一重重的問題,不是說給商人鬆綁,經濟就能發展起來,市場就能繁榮,自己就能坐享稅收。

“說到底,還是需要先解放勞動力啊。”

不解放農民,底層問題就不斷出現;

不解放農民,城裡就沒有剩餘勞動力;

不解放農民,商業就沒辦法發展起來……

一環接一環的背後,便是土地的問題。

朱允炆將目光投向了土地稅制問題。

明朝在農業稅方面,主要是田賦。

田賦採取的是兩稅制,即每年農曆八月徵收夏季稅,秋收之後的第二個月再徵收秋糧稅。

稅率大致是總收成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

在明初,夏季稅與秋糧稅都用穀物繳付,即採取實物納稅的方式。收稅時,大家車推肩扛的帶著糧食去繳稅,官府將收到的穀物,以各種方式解送南京。

朝廷拿著這些穀物,來支付皇親國戚、文武百官的俸祿和士兵的糧餉。

發工資的時候,一品大員發幾袋米,九品芝麻官領多少米,這都是有定額的,大家到時候拿著麻袋去領就行。

明代初期官員的俸祿,基本單位往往不是錢的單位“兩”,而是糧食單位“石”。

當然,這種以糧食當工資的方式,也不是皇上摳門,而是就當時而言,穀物這東西是硬通貨。

說白點,你扛著穀物上街買菜買豆腐,人家是會賣給你的。

在明代中後期,白銀逐漸成為了硬通貨,一些人可以不再繳納穀物,而是折算為銀兩。

當然,這並沒有形成統一制度,施行起來相當混雜。

最新小說: 貞觀天子 當孫十萬成為完顏構 霸吳 5t5集齊七靈珠後我失憶了 [綜英美+綜恐]夜泉子小姐 [綜英美]戀愛拯救破産是否可行 三國:開局抽卡白起 全家咒靈,但我正常 大唐:紈絝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記 能力是程式碼魔法 被迫捲入與5t5的咒術師生活 他改變了羅馬 酒廠總有二五仔怎麼辦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遠鄉的食客 北朝三世之我是崔安安 最後一個唐朝皇帝 七爺,夫人今日又沒回府 崇禎懾寰宇,不用黑科技 亂世荒年餓肚皮,我帶倆崽糧滿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