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十六章 與朱棣的第一次交鋒

第十六章 與朱棣的第一次交鋒 (第1/3頁)

推薦閱讀: 玄冥扇

朱允炆坐在武英殿,內閣鬱新、張紞,解縉與方孝孺都在,大明安全域性指揮史劉長閣將朱棣入城之後的動靜,不斷稟告給朱允炆。

朱棣並沒有回京師的燕王宅邸,而是如奔喪一般,在金陵城中哭嚎而過,可能覺得自己一個人哭聲音太小,也容易斷腔,朱棣便讓三個兒子也跟著自己一起哭。

朱棣曾經遠征蒙古,知名度很高,加上動靜夠大,所以一路之上,城中士民,不論老幼,都希望一睹燕王風采。

哭泣的燕王,能有什麼風采?

只不過讓城中之人暗自同情罷了。

畢竟,兒子奔喪老爹,來晚了。

誰的錯?

皇上的錯!

君不聞,燕王奔喪被攔於淮安?

否則,燕王能來這麼晚嗎?

只是,沒有人敢直接說皇上犯錯。

在古代,皇上是沒有錯的。

誰說皇上的不是,一旦被朝廷知道了,輕則罵一頓,重則打死。

朱棣過足了演戲的癮,嗓子喊啞了,肚子也餓了,口乾舌燥,演不動了,便帶人從聚寶門出城,去了鐘山孝陵。

在孝陵嚎了一下午,直至天黑才返回城中。

聽說朱棣哭暈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演戲太累,一不小心睡著了。

劉長閣將朱棣的動靜,城中百姓與其他藩王的動靜都稟告給了朱允炆,朱允炆卻只是平靜地聽著,還饒有興趣地請三位內閣大臣與方孝孺吃了午飯與晚飯,所談論的,卻又不是朱棣的事,而是江南賦稅問題。

因為江浙地區支援過張士誠,導致朱元璋在打張士誠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頭,睚眥必報的朱元璋在當了皇帝之後,為恢復生產,減免與降低了很多地區的賦稅,唯獨江浙地區,賦稅加了數倍。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在詔令中要求,江浙人士不得進入戶部任職,還將這一條寫入了《皇明祖訓》,要求後代子孫都要聽話。

“江浙賦獨重”,是朱允炆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朱允炆看來,江浙之地自古以來便是富庶之地,巨賈雲集、文教興盛,也是自己未來大商業帝國的重中之重。

一個被賦稅壓得喘不過氣的江浙,是沒有辦法也沒有條件孕育出繁榮的商業版圖,更嚴重的是,過重的賦稅,影響生產積極性。

大家都不事生產的話,那就容易社會不安定。

朱允炆需要一個穩定且繁華的江浙地區。

鬱新、張紞,解縉都支援改革江南賦稅,突破《皇明祖訓》。

方孝孺也是如此,更是提出以民為重,同時拿出朱元璋的話“與民休息,使積蓄之,是謂生之畜之”,主張輕徭薄賦。

朱允炆同意四人的看法,正準備下令擬旨,方孝孺卻又說道:“皇上,遵 《周禮》,江浙之地,可行井田制,以增國力。”

“井田制?”

朱允炆牙齒有些酸。

井田制這玩意是奴隸社會時期的東西,實行於商朝,盛行於西周,瓦解於春秋,廢除於戰國。

已經被時代拋棄過的制度,你竟然還想拿過來用?

雖然井田制採取的是國有化制度,皇上將土地賜給諸侯、臣子,這些人找奴隸來耕作,土地不能買賣、轉讓,貴族坐享成果。

這種制度限制了生產力,已被時代所摒棄。

最新小說: 呂布:總有謀士想害我 重生後在相府躺平 甜瘋!冷冰冰的九皇叔他晚上超會撩! 假太監的帝王之路 冷豔狂妃傲視天下 重生之國師他想做皇夫 三國:天降猛男劉玄德 大宋:開局簽到廚仙系統 明末之席捲天下 三國:從街亭開始 我是山大王 三國:一紙婚書,岳父竟是呂布 大唐第一莽夫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 官居七品:我的縣令生涯 傾城廚妃有點田 大唐第一仵作 神話版大明 大唐:彩禮加倍,反手迎娶長樂 紈絝第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