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當京都人們再次回憶起永和十年的冬天,準會記起那場洗滌病痛的細雨。
一場雨持續了兩個時辰,天空中的大葫蘆從東城起始,飄過京都四方。
雨後,整個京都的空氣都帶上了一股子草藥的香氣,隨之而來的, 則是轉機。
席捲整個京都的風寒在成燎原之勢前被撲滅,大部分輕症患者轉好,少部分重症也大為減輕。
最關鍵的是,整個傳播過程被切斷了。
安全起見,封鎖仍舊持續了幾日,但東區再沒有鬧出亂子,至於那一日仙師行雲布雨的事, 則在坊間流傳出無數個版本。
魚璇機在結束布雨後揮一揮衣袖離開, 齊平與禾笙匯合。
得知情況已經穩定,接下來會有她配合官府,坐鎮城中,將可能重燃的苗頭撲滅。
蓉姑娘感慨,有這種靈藥,以後百姓不用怕風寒了。
可實際上,雖有了藥方,但考慮到幾味主藥材的珍稀程度,根本不可能推廣開,這是唯一的遺憾,但總歸這場災難還是過去了。
……
……
清晨,南城小院內。
當第一束金色陽光落下,盤膝於庭院中心的齊平驀然睜開雙眼。
“呼……”
一道白霧自口鼻,如利劍般射出,直刺出丈許, 旋即, 齊平吸氣,又將其吞回了腹中。
“我的氣海已經穩定了。”齊平按了下小腹,有些振奮。
晉級三境後, 杜元春說要他沉澱,其實便是令氣海真正穩固,這個過程本來應該很慢。
但當日行雲布雨,心頭突生感悟,令這個過程加快了很多。
是的,感悟。
更玄乎的詞兒就是“悟道”,但他覺得,每到那個層次,這個詞太大了,他扛不起。
也沒有一下子就破境什麼的,不現實,修行越往後越難,如果說三晉四存在一個進度條,齊平的第一次感悟只是漲了很小的一截。
但意義重大。
“你小子竟然這就有感悟了,簡直不講道理。”魚璇機的抱怨聲言猶在耳。
女道人科普說,新晉神通的第一次悟道,就和普通人第一次冥想類似, 是個較為艱難的過程。
大概也只有禪子那種, 才沒有瓶頸。
而齊平……只能說是天賦異稟了。
女道人還給他認真分析了一波, 結論是齊平為了恢復“醫書”, 將自己的能力壓榨到了當前階段的極限,所以才有所精進。
但齊平知道,不是這樣,或者說……不完全如此。
“生死……新生……”齊平咀嚼著這兩個詞,眼神有些幽邃。
如何感悟時光?
他之前並無頭緒,但就在行雲布雨時,看到東城從死亡的陰影下掙脫,無數人重獲新生時,他突然有了些觸動。
“時間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是人定義的概念,如果一定要量化,必須藉助一些客觀存在的東西作為尺度。”
“比如日升月落,一天過去,是以星辰為尺度。”
“春去秋來,海枯石爛……也都是以真實存在的東西作為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