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下,圓桌旁,坐成一圈的錦衣同時前傾,看向紙上的四組數字,旋即面面相覷:
“這又代表著啥?”
這些數字彼此看不出規律,單獨看去,沒人能明白代表的含義。
唯一能確認的是,這的確是一組暗碼,因為太整齊了。
如果只是記賬,豈會恰好這般整齊?
齊平見眾人沉默,又拿出第二張紙,上面同樣是四組數字:
“這是十號日記內的數字,第二天‘書生’就向紅葉傳遞出了情報。”
這份暗文的數字是:
十六、十五、四;
十二、二十二、二;
十二、四、一;
十一、二十六、三。
……
眾人繼續茫然,旋即陷入沉思。
齊平也不急,等了下,才開口道:“大家都說說,暢所欲言,有什麼想法?”
幾名校尉都面露遲疑,洪嬌嬌做出思索的神情,率先開炮:
“事情已經很明顯了,這些數字是某種暗碼,對應著特定的文字,朝廷軍中便有‘字驗’之法,將一些軍伍常用的訊號程式設計密碼本。
彼此傳遞情報時,便寫一首詩詞, 在特定的文字下打標記,其實也是一種數字, 而後對照密碼本, 就可以破譯出來……”
眾人點頭, 這個是最正常的思路了。
鎮撫司密諜歸屬“禁軍”序列,也算軍方一員。
所以, 使用這種加密方法的可能性最大。
而且,這也符合邏輯……畢竟,“書生”留下賬簿和鑰匙, 肯定是給同僚看的,而其餘密諜拿了,也會循著這個思路思考。
像是當初西北,將地點藏在作畫視角這種有違慣性思維的操作,只有文人才喜歡玩, 畢竟搞不好, 外人是真想不出來……
齊平並未意外, 對這個思路予以肯定。
裴少卿想了想, 補充道:
“暗文加密的話, 除了密碼本,還要知道編譯規則,餘頭兒不知道的話, 說明這套規則不屬於衙門。
而數字三個一組,‘書生’又是開書鋪的,有沒有可能, 密碼本就是某本書,至於三個數字, 分別對應著頁、行、字。”
其餘錦衣眼睛一亮, 都覺得很有道理。
齊平不置可否,扮演著一個引導者的角色:“繼續說。”
一名錦衣興奮地說:
“所以,我們的目的變成了尋找密碼本,恩, 會不會賬簿本身就是?”
齊平搖頭說:
“應該不是, 很簡單的邏輯,這些數字的跳躍幅度很大,書生想要留情報,如何保證前後固定頁數存在所需文字?而且, 那份賬簿很薄,也沒多少字。”
聞言, 另外一人說:
“這樣的話,當天日記中,提及的書冊嫌疑就很大了,你們看,每個數字前頭都有一本書,也許,正是對應關係。”
眾人精神一震,覺得這個猜測非常符合邏輯。
“不對吧,你們仔細看,賬目中可不是每次都是書名,”
洪嬌嬌用手指點著幾個段落: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都沒有寫書名,只說是‘字帖’、‘舊書’、‘字畫’等模糊的詞兒,這就不存在對應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