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氏離開後,徐娉兒開啟黑木匣子一看,登時眼睛亮如星辰!
匣子裡頭摞了滿滿的各種票據紙張,還有一本薄薄的本子。
“娘娘,有銀票,有店鋪莊子的地契,”桃兒受了徐娉兒的指示仔細檢視,“還有各處管事下饒身契……”
徐娉兒一手托腮,一手拿出了匣子裡的本子,翻開一看,記載了各處店鋪和莊子的詳細情況。
“銀票一共……,”桃兒認真數著錢,“六張五千兩的銀票,二十張一千兩的銀票,還有好多百兩銀票,算下來共有五萬三千兩。”
徐娉兒倏地張圓了嘴。
昨個兒在募捐晚宴上,她為了五千兩絞盡腦汁,還愁著自個兒的身家咋就那麼窮呢,這會兒原主母親的在家就送來了五萬多兩的銀票!
還有不少店鋪和莊子!
她這是受財神爺眷顧,要飛黃騰達了嘛!
今日絕對是發財日!
早上皇上還賞她一大箱金葉子了呢。
化身財迷的徐娉兒雙眼閃爍著亮晶晶的:“桃兒,快去拿筆墨來!”
桃兒雖是不解,但對徐娉兒的吩咐向來有求必應,屁顛屁顛地跑去抱來了筆墨紙硯。
在桌上鋪好又研了墨,就見徐娉兒抬筆開始寫信。
“娘娘給老爺寫信?”
雖然不識字,但見過幾次徐娉兒給徐大都督寫信,看到形狀複雜的爹字就猜了出來。
徐娉兒點頭:“外祖母給母親的嫁妝能不能收,還得先問過父親。”
雖然她對這麼一箱子嫁妝很流口水,但畢竟原主的爹孃和外家鬧僵了關係,這嫁妝若是不該收,再心動也收不得。
將信寫好後,徐娉兒封好遞給了桃兒:“快尋人送回徐府。”
原本以為會等上一兩才能收到徐大都督的回信,哪知午膳後不到半個時辰,回信就到了。
徐娉兒匆匆拆了信,徐大都督寫得言簡意賅:“既然是外祖母給娉兒的,便收下吧。爹爹過幾日不忙了,就到護國寺來看你。”
字跡稍嫌潦草,想來是忙碌中給她回的信。
徐娉兒嘴角揚著笑,搖了搖手中的信:“桃兒,爹這嫁妝可以收下。”
桃兒登時激動得轉了兩個圈圈:“娘娘,咱們終於有錢了!”
徐娉兒將黑木匣子裡頭的本子拿了出來,把黑木匣子推給桃兒:“你負責保管,好生收起來。”
“是!”桃兒高胸應了。
那廂徐娉兒翻開本子細細看著,對外祖母給的店鋪和莊子的情況大致有個印象。
“咦?”
她翻了兩頁,忽地指著本上一處唸到:“護國寺山腳下梨花村?桃兒,這處叫做梨花莊的莊子聽起來離護國寺不遠?”
“梨花村?”桃兒將箱籠鎖好,圓乎乎的臉蛋上寫著疑惑,“娘娘,奴婢出去問問。”
不多時,桃兒和晚晴一同進了屋,晚晴笑道:“娘娘,奴婢知道梨花村在哪兒,離護國寺約摸一刻鐘的車程。”
“這麼近?”徐娉兒抬眼望了望外頭的色,現在大約未時剛過下午一點多鐘,外頭氣微陰,護國寺又是建在山上,山風吹得甚是涼爽。
“咱們去梨花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