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文字的翻譯腔味兒不再衝、角色會說出一些現代流行語,以及角色說話習慣不再“譯製片風格”等等問題……我想統一解釋一下。
我覺得寫作這種異域文化背景的文章,不能再過度追求上世紀九十年代那種譯製片的感覺了。
誠然,一定的譯製腔可以為文章增加調性,但是另一方面,這種詭異的說話方式,很難把人描寫得活靈活現——會導致臉譜化,缺乏真情實感。
所以,我有意在“譯製腔”和“中文正常說話方式”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比如艾莉雅時不時叫的“哥”,比如月光的“凡爾賽”吐槽。
確實不那麼“譯製片”風格,也不夠符合當時人物的說話方式,但是,語言靈動有趣了很多。
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彷彿能看見艾莉雅在活靈活現地說著話……
這樣,比之單純地追求純正譯製腔要生動和有趣多了。
生動的人物和有趣的對話,我認為這是故事吸引人很重要的方面。
所以,今後也仍然會以這種平衡的方式來描寫人物和對話。
還有另外一件事,不知從何說起。
從開始連載起,都會看到很多讀者的留言。
大多數的留言都是友好的,甚至讓人感覺很暖心,雖然我可能沒有回覆,但是都默默地接收到了。
還有一方面的留言,就是部分讀者,在獲得某種閱讀體驗後的各種意見。
“為什麼要這樣寫啊?”
“前面兩百章就一直救妹妹嗎?”
“不懂作者為什麼要讓安排肖恩暫時落敗……”
“他這樣做難道神不會察覺到嗎?這樣算不算降智……”
有一些留言毫無道理,有部分確實會引起我的反思。
可是,真正能夠引起反思的留言其實不多。
在看了這麼多留言之後,如果要我給“那一小部分”讀者朋友畫像的話,我只能說,他們真的全身都是“雷區”……
這樣寫也不行,那樣寫也不行,女性多了不行,中止家暴不行,主角暫時沒贏也不行,主角前期弱了不行,主角挑戰強者贏了不行,主角任務後收入多了不行……
這就造成了我寫作中莫名其妙多了一種模式:疑惑模式。
舉例來說明,寫作的心路歷程就是……
呃……這樣寫,行嗎?那樣安排,是雷嗎?
我是不是又觸犯了“網文界”的“忌諱”?
繼“女角色不能太多”,“主角不能丟面子”之外,我又要在本本上加上哪條“網路寫作軍規”呢?
為了讓情節有趣,我讓醉酒後的凱瑟琳表現大膽、讓奧莉薇誤會而做出親密舉動、讓家中出現略微尷尬、非常心跳,又頗具喜劇氛圍的情節……
這樣的情節會不會又是雷?
沒法確定。
一個因為收到太多的讀者意見,而沒了安全感的寫作者,躍然紙上。
於是乎,我逐漸從“作者”變成了“掃雷兵”。
我的筆變成了掃雷儀,沒有考慮到如何寫更有趣,只是在寫的過程中和寫完之後,反覆想是不是又寫錯了。
從一個按照自己覺得有趣的方式寫作,變成了拿著小本本誠實記載“軍規”和“雷區”的人。
有種“想在雷池裡趟出一條生路可真難”的感觸……
我意識到,這樣是寫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