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幾內亞島位於爪哇島東面偏北方向大約四千餘里,乃是一座比爪哇島還要大上五六倍的超級大島。
其東西寬度足有五千餘里,南北寬度也有一千多里。
這麼大一座島嶼,如果開著幾艘帆船來探索,運氣好的話,幾個月甚或是十幾個月或許能繞著整個島嶼轉一圈。
如果運氣不好,那麼, 這一輩子可能也沒辦法圍著島嶼轉一圈!
所以,這會兒的歐陸各國都認為這裡是一座沿海的半島,不是一座島嶼。
泰昌當然不會這麼想,他很清楚,這裡就是一座比較大的島嶼而已。
不過,這座大島還不是他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這會兒他也不會率艦隊繞著這座大島轉個圈, 他只是想看看這座大島南面有什麼大河沒有。
沒辦法,這年頭在海上航行淡水資源實在是太重要了,特別他還帶著將近三十萬水陸大軍。
如果附近沒有地方補充淡水資源,他甚至都不能在繼續往南探索了,因為整個船隊所攜帶的淡水也就夠水陸大軍用十多天。
他們過來的時候就已經耗費了大半的時間了,如果找不到地方補充淡水,那就得返航了。
這樣肯定不行,必須儘快找到淡水。
問題,往南還是往北呢?
這是個運氣問題,泰昌感覺自己運氣一向不錯,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向南。
隨著他一聲令下,龐大的水師艦隊很快調轉船頭,從橫向的一排變成縱向的一條長龍,隨即便沿著海岸線一直往東南方向開去,
一開始,他們看到的還是都是密密麻麻的山林,根本看不到河流的蹤跡。
不過,第二天上午, 沿岸便成了大片大片的平原,而且, 平原上花草樹木繁盛,根本不似什麼乾旱缺水的戈壁甚至是沙漠。
這就證明,這附近肯定有河流,而且還是大河。
果不其然,大概中午時分,他們便來到一個巨大的海灣裡面,而且,海灣北面就有一條很大的河流匯入。
更為神奇的是,河流的旁邊竟然還有破舊的木屋和小漁港碼頭!
這就證明,這裡還有人居住。
泰昌用望遠鏡細細掃視了一番,隨即果斷道:“傳令,命陳思明帶著南洋的通事翻譯去喊話,水師派一百艘狼牙戰船拉著五千神機營步卒去保護。”
陳思明就是當初卡黎尼奧的通事翻譯,而且還是泰昌安置在卡黎尼奧身邊的內應。
這會兒卡黎尼奧都被收買了,而且呂宋也快收回了,陳思明自然就不用再跟著卡黎尼奧做什麼通事翻譯了。
這一趟,泰昌直接把他都帶上了,而且還命他找了一幫精通南洋各地土語的南洋明商後裔。
至於為什麼要帶上這些人,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因為南洋以南的島嶼上也可能散佈著不少南洋給地飄過來的漁民什麼的,他們飄這麼遠,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自然就只能在這些島嶼上住下來了。
這會兒,他們遇到的這些人估計就是從南洋各國飄過來的。
如果是歐陸諸國遇到這種情況,恐怕會直接上去動手。
因為他們就是入侵者,是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