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又一年,這一年又是個科舉年。
泰昌對科舉還是很重視的,因為這年頭科舉就是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
可以說,科舉的發展就是大明今後發展的關鍵所在。
他這話一出,所有朝堂重臣又懵了。
大家都知道皇上經常語出驚人,特別是召集大家議事的時候,每每都會讓人目瞪口呆。
這次, 果然又來了。
文華殿議事堂中,一眾朝堂重臣著實又懵了。
這科舉還發展?
他們倒不是認為科舉跟大明今後的發展沒關係,他們主要是震驚於皇上把發展二字用在科舉上。
科舉這麼嚴謹的事還能變來變去的嗎?
如果科舉的規矩老是變來變去,讀書人不瘋了!
眾人愣了好一陣,內閣首輔徐光啟這才幹咳一聲,隨即小心的問道:“皇上, 微臣沒有聽錯吧,您說這科舉也需要發展?”
泰昌毫不猶豫的點頭道:“是啊, 這科舉也必須順應時代的潮流不斷發展。”
您別這樣啊!
什麼時代的潮流?
什麼不斷發展?
這麼搞,讀書人受不了啊!
徐光啟小心的提醒道:“皇上,讀書人十年寒窗甚至幾十年苦讀差不多都是根據科舉的規矩來的啊,這科舉要按您說的,還得不斷發展,老是變來變去,讀書人怕是會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大明都在飛速發展,科舉要是一成不變,怎麼適應這發展的需要?
泰昌想了想,隨即問道:“你知道朕為什麼規定藩屬國只學《四書五經》,只考文科科舉嗎?”
這個?
徐光啟聞言,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新金陵城舉辦慶典的時候他也在,《大明藩屬國律例》裡面規定了一些什麼他自然清楚的很。
關於藩屬國的科舉,當初他以為皇上是怕人家學不來理科,所以規定藩屬國只需學《四書五經》,只需考文科便成。
現在看來,壓根就不是這麼回事。
皇上是不希望藩屬國學理科或者說鑽研理科!
他皺眉沉思了好一陣, 這才恍然道:“皇上, 您的意思,他們只需要墨守成規便成?”
泰昌微微點頭道:“是啊,他們只需墨守成規便成,你想想,如果他們學了理科,發展起來了,然後瞎折騰,大明豈不是麻煩大了?”
眾人聞言,無不露出欽佩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