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鉅艦好像只造了一艘,就是鄭和船隊的旗艦。
另外還有一種是上萬料的,這種鉅艦長四十四丈許,寬十八丈許,深三丈許。
原本這種鉅艦是想造出來給成祖當座駕的,但好像沒造出來。
因為當初工部很多官員都發現這種船問題太多了,比如,船太大了,再大的風帆都帶不動,還有船太重了,龍骨強度不夠等等。
所以,這種鉅艦造著造著就停了。“
這些現在都不是問題了,有更大的鄭和寶船做參考就好。
泰昌微微點頭道:“嗯,你可以試著先造五千料的,這種既然造出來過,而且鄭和還坐著下過西洋,那就證明沒有什麼問題了。
至於上萬料的,你可以琢磨一下。
什麼風帆帶不動,這會兒已經不是問題了,蒸汽機肯定能帶得動。
還有龍骨強度不夠,你可以考慮用新出的韌性最好的鋼材作為龍骨。
這個倒是不急著造,我們可以先把五千料的鐵甲戰艦造出來再說。
上萬料的,可以多琢磨琢磨再造。“
王徵聞言,不由興致盎然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泰昌緊接著又鄭重道:“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船速,你可以考慮一下,把五千料的戰艦底層排滿蒸汽水輪,看看到底能開多快。
這會兒大明涉足的海域是越來越廣了,這船速太重要了。
如果船速能再快一倍,我們往返南洋一趟就只需要十多天了。
你想想,這中間能節省多少時間。”
王徵聞言,毫不猶豫的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緊接著又估摸道:“至於護甲厚度和火炮數量,五千料的戰艦肯定比兩千料的戰艦載重要大一倍還不止,而其外形並沒有大多少,我們完全可以把護甲加厚一倍試試。
火炮數量的話,就沒必要刻意去增加一倍了,還是根據戰艦的大小來,能開多少艙門就裝多少火炮。
反正這種五千料的鐵甲戰艦對於現在的歐陸各國已經夠恐怖的了,我們只要始終保持領先優勢就行了。”
王徵聞言,頗有些迫不及待的拱手道:“微臣明白了。”
他這架勢,怕是想著去研製五千料的鐵甲戰艦了。
泰昌見狀,不由搖頭苦笑道:“良甫,別急著造五千料的鐵甲戰艦,我們先把這船廠建起來再說,畢竟數量上的領先那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現在我們的遠洋艦船還沒人家荷蘭人多呢,這個短板必須趕緊補上來。”
好吧,那就先建船廠,把造船速度先趕上來再說。
這個其實並不難,只要有足夠的人手就行了。
王徵頗為無奈的拱手道:“皇上放心,這船廠建起來很快的,只要人手足夠,一年造上百艘大型漁船和四五百艘武裝商船也沒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