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這會兒著實有點糾結。
暹羅遣使前來求援,他當然不會不管。
因為這是一個重塑大明王朝威望的好機會。
大明實在是沉寂太久了,以致於很多屬國都把大明這個宗主國給忘了。
當初萬國來朝的盛世,何等輝煌。
歷史上,大明卻硬要把自己玩得悽悽慘慘收場。
他可不想這樣。
這萬國來朝可不是臉面問題,而是一個王朝走向強盛的標誌。
屬國爭相遣使朝貢,就證明一個王朝已經強大到令人敬畏的程度。
如果屬國都不搭理你,甚至還想反過來揍你,那就證明,這個王朝已經離滅亡不遠了。
這種事可不是開玩笑,萬國來朝對於一個強大王朝來說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強大了人家都不願意搭理你,那就證明你是個獨夫!
這樣的王朝,再強大也會走向滅亡。
這樣的例子歷史上並不是沒有。
比如秦朝和隋朝。
這兩個王朝之所以滅亡,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強。
大明可不能做這樣的獨夫。
所以,屬國暹羅這事必須得管。
問題,這會兒他手下兵力實在是不夠啊!
這一次他總共才帶了十萬步卒,而英國公府、金州島和滿刺加又都是剛才海上霸主荷蘭人手裡奪下來的,他還不能不派兵駐守。
尤其新金陵城這裡。
這可是進入南洋的咽喉要道,為了在這裡築城,他不但將俘虜的荷蘭僱傭兵和東印度公司僱員全拉來了,還招來了二十餘萬南洋遺民。
這會兒這裡的城池堡壘都還沒修好呢,萬一失守,不但南洋形勢會因此而變得一團糟,他也對不起跟著他來築城的南洋遺民啊。
所以,這裡一定要派重兵鎮守。
英國公府和金州島也不能把兵力抽調一空。
這樣算下來,他還能抽調多少人馬出來呢?
他算來算去,這會兒他最多也就能抽調兩三萬步卒去支援暹羅。
這點人馬能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