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師艦隊一路向北,不到十天時間,武備城碼頭已然在望。
這一次泰昌並沒有通知太多的人,因為他不想港口碼頭又聚集十幾萬又或者幾十萬人。
這樣太浪費時間了,打招呼寒暄什麼的也麻煩的很。
這一次他也就命人通知了一眾親信,讓這些人在碼頭上候著。
不過,光是這樣,碼頭上也站了一堆的人。
這些傢伙,都說了不要全跑過來了。
沒辦法,他命人通知了曹文詔和曹變蛟,其他神機營和神武營將領肯定也會跟著過來。
這一下就是將近二十個。
他命人通知了程嘉爍和鄭芝龍,西洋商號其他董事肯定也會過來。
這一下又是十來個。
還有徐光啟和畢懋康等人,那是必須要過來的。
所以,碼頭上還是聚集了三四十號人。
這麼多人,議事堂都坐不下了啊!
他只能站旗艦懸梯上無奈的揮手道:“都上來吧。”
議事堂坐不下,那就坐外面的長條椅上。
反正外面地方夠大,坐上百人都沒問題。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泰昌直接抬手讓大家跟著坐下來,隨即便問道:“孟侯,修往遼東的鐵路怎麼樣了。”
這是他出徵之前便交待好的。
京城到遼東的鐵路必須修建起來。
因為遼東不光是邊防重鎮,鐵礦和煤礦也相當的多。
海州衛和遼陽中間可是有一大片的露天鐵礦,撫順那邊也有一大片露天煤礦。
而且東瀛招來的青壯勞力基本就集中在遼東那邊開採煤礦和鐵礦,那邊的煤礦和鐵礦出產量簡直不要太多。
這會兒整個大明的用鐵量正在不斷暴增呢,這煤礦和鐵礦對大明的發展來說太重要了。
所以,這京城通往遼東的鐵路必須儘快修通。
這麼重要的鐵路工部自然是在拼命的修,神機營和神武營將士也被拉去幫忙了,遼東那邊的屯衛也在拼命往這邊修。
兩邊足有上百萬人齊動手,修建速度還是很快的。
畢懋康想了想,隨即鄭重的道:“皇上,這鐵路倒是修得差不多了,就是大遼河上得修建一座大橋這鐵路才能通到遼陽那邊去。微臣已命都水清吏司員外郎帶著手下大批官員過去了,相信再有一個月左右京城到遼陽的鐵路就能通車了。”
大遼河上得修橋!
泰昌聞言,不由一愣。
那麼寬的河,修橋的難度可想而知。
還好,這會兒不缺水泥和鋼材,修建再長的橋應該都沒問題了。
最多也就是多費點時間多費點材料而已。
對了, 大遼河上都能修橋了, 那黃河上呢, 長江上呢?
想到這裡,泰昌不由滿臉希冀道:“孟侯,你說修條通往金陵和太倉港的鐵路能成嗎?”
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畢懋康聞言, 皺眉沉思了好一陣,這才緩緩點頭道:“這個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尤其是修橋, 耗費的人力和物力估計不是一點點。”
能修就行啊!
泰昌毫不猶豫的道:“那就修, 馬上開始修,不管招多少人, 不管花多少時間,不管要多少錢,都要修, 最好能把鐵路一直修到廣州府去!”
這會兒他的確不差錢。
如果能把鐵路修到廣州府, 那往返南洋的航程就能縮短一半了, 這個對於南洋的開發簡直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