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的關東在後世好像很有名。
如果論其原因,有點違禁。
其實,在東瀛戰國之前並沒有關東這個地名。
可以說,在德川氏把幕府設立在江戶之前就沒關東這個明確的概念。
關東這個所謂的關其實是關原合戰的關。
也就是說,關原合戰之後,德川家康掌握了東瀛大權將幕府設立在江戶,關東之名才漸漸在東瀛傳播開來。
所謂的關東指的就是江戶城附近的八個諸侯國。
這八國分別是上總國、下總國、安房國、上野國、下野國、常陸國、武藏國、相模國。
而關東的核心就是江戶城所在的武藏國。
其實,關東並非易守難攻之地,相反,這裡是一片易攻難守之地。
因為武藏國就在所謂的關東平原中間,而關東八國皆透過所謂的關東平原相連。
也就是說,只要突破了關東外圍的防禦,關東八國就是一馬平川,這對於有五萬鐵甲騎兵的明軍來說簡直就是一盤菜!
信濃國,高井郡,明軍大營。
這裡集結的神機營和神武營將士並不是很多,大概也就二十餘萬人馬。
因為明軍這會兒是呈半圓之勢包圍了關東八國,其他人馬都已經散開了。
不過,這個時候,一眾將校還是齊聚在大營的帥帳之中,聽從皇上對這最後一戰的安排。
泰昌看了看從其他諸侯國收集來的地圖,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古怪之色。
他真的不明白,德川幕府為什麼還不投降。
這關東八國根本就沒得守啊!
東瀛可謂到處都是山地,到這裡卻成了平原,簡直一馬平川,德川幕府怎麼守?
他想了想,隨即微微笑道:“這一仗我們打漂亮一點,文詔,你直接率五萬神武營鐵騎突入武藏國,直抵江戶城,在江戶城北紮下半圓形大營,切斷江戶城與外界的聯絡。”
呃,半圓形大營?
這真是個新鮮名詞。
不過,皇上的意思曹文詔還是聽懂了,反正就是阻斷江戶城與外界的聯絡,讓德川幕府沒法指揮其他各國人馬。
至於突入德川木幕府的核心重地有沒有什麼危險,這個還真不用擔心了。
江戶城附近可是一馬平川,在這種地形,神武營鐵騎就是無敵般的存在,德川幕府哪怕集結幾十萬人馬來圍攻他們都是送菜。
更何況,這會兒德川幕府根本就沒幾十萬人馬了。
曹文詔聞言,連忙拱手道:“末將明白。”
緊接著,泰昌又對著地圖大致安排了一番。
這個時候真沒必要玩什麼戰術了,八十萬大軍從四面八方一擁而上就對了,德川幕府根本就拿他們沒辦法。
或許,德川幕府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海路逃竄!
不過,在強大的大明水師面前,海路也不通!
泰昌安排好陸上的步卒之後,緊接著便打馬直奔海邊,登上了神盾艦,率東洋水師艦隊開進東京灣,把江戶城南面的港口全堵了!
接下來便是八十萬大軍從四面八方一擁而上,直撲中間的江戶城。
這種情況下,德川幕府顯然已經無力迴天了,他們為什麼不投降呢?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因為他們明白自己入侵大明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