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的溪山縣城裡其實沒多少東西可看。
因為整個縣城都還只有一條街,也就是從面朝港口這邊的東面進去,到縣衙大約一條一里餘長的街道。
而且,街上除了幾個西洋商號開的商鋪、大明錢莊分號和一個學堂就沒什麼其他建築了。
不過,泰昌卻是帶著一行人饒有興致的在這條簡陋的街上逛起來。
他先是帶著眾人進了一個專門賣日常用品的商鋪,因為進這個商鋪買東西的東瀛平民是最多的。
裡面其實也沒什麼好東西,就是些鍋碗瓢盆,水杯水壺什麼的。
這些還都是普通貨,在大明那是隨處可見,便宜的很。
當然,在這裡買並不便宜,價格起碼是大明本土的三倍以上。
但是,這裡的平民卻是當寶貝一樣,拿到手裡那都是摸了又摸,看了又看,都捨不得放下來。
這個也不奇怪。
因為這會兒東瀛的加工水平比大明差太遠了。
就好比一個瓷碗,東瀛人做出來的表面都不是很光滑,而且色彩單調,不是黑的就是灰的,看上去土裡土氣的。
大明做出來的就不一樣了,不但光滑無比,上面還有精美的花紋呢,不但看上去高階的多,造價還沒人家高。
這就是差距。
泰昌拿起一個瓷碗仔細看了看,不由微微點了點頭。
他看過匠戶的技藝比拼,自然知道這瓷碗是怎麼做出來的。
以前大明匠戶用的都是腳踏式轉盤,也就是用腳踩動轉盤的同時用手塑形。
用腳踏式轉盤做碗的話,不是很厲害的匠戶做出來的碗都會有點厚薄不均勻,甚至還有點不是很渾圓,效率也不是很高。
沒辦法,因為用腳踩動轉盤一般都是時轉時停,轉速也不是很均勻,這樣就會影響瓷碗的成型。
後面有了蒸汽機帶動的轉盤就不一樣了。
因為蒸汽機帶動的轉盤轉速始終都是均勻的,不關氣閥就不會停下來。
而且,省去了腳踩轉盤這個動作之後,匠戶便能專注於手中的動作。
這樣,不但做出來的瓷碗漂亮多了,效率也高多了。
他可以肯定,這些瓷碗就是用蒸汽轉盤做出來的。
要不然,這麼漂亮的瓷碗不可能會是這個價。
他正拿著瓷碗在那看呢,跟前突然響起一個略帶生澀的聲音:“您想買一個嗎?”
呃,朕需要買這東西嗎?
泰昌聞言,抬頭一看,不由愣住了。
這東瀛女子長得還真是漂亮啊!
西洋商號估計是選秀一樣選的店員。
畢竟,在這商鋪裡賣東西比較的輕鬆,而且西洋商號開的工錢肯定也不會低,東瀛女子那還不搶著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