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倭城也就是原來的鶴丸城距離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戶城有多遠呢?
如果從地圖上估算,大致有三千里左右,就這還是直線距離。
這會兒東瀛可沒什麼跨海大橋,走直線自然是不可能的,從江戶城到鎮倭城唯有走海路,坐船過來。
如果算水路的話,就比較的遠了,因為本州島、四國島和九州島的海岸線都是彎彎曲曲的,轉來轉去最少要多出來兩千裡來。
也就是說,走海路,從江戶城到鎮倭城最少有五千裡。
而這會兒東瀛人是以划槳船為主,短距離衝刺的速度是比較快,遠距離航行的話就不行了。
畢竟,划船的槳手體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拼命的劃。
這個泰昌在東南沿海的時候就已經測試過了,哪怕是最為快捷的八爪船,在什麼物資都不帶的情況下一天能劃三四百里就頂天了。
而東瀛的安宅船都搞的花裡胡哨的,上面不知道搭載了一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而且那麼大一船人也不可能一點食物和淡水都不帶,從那船的吃水線就能看出來,他們最少是半滿載狀態了。
這種狀態下,他們一天肯定還劃不到三四百里,能劃個兩百五十里就頂天了。
也就是說,德川幕府的使者想要從江戶城和鎮倭城之間打個來回,最少也要四十天時間。
這點泰昌也驗證過了。
他們拿下鎮倭城之後,人家德川幕府也是四十天左右才派來使者。
這就給了他操作的空間。
只要忽悠人家德川幕府的使者來回跑一趟,他就能多出最少四十天的時間!
至少這四十天時間德川幕府是不可能集結東瀛所以人馬跑薩摩藩來跟他拼命的。
畢竟,他給了人家希望,沒有一口回絕人家。
而這四十天時間足以做很多事情了。
他當然不可能跟德川幕府和談。
東瀛人那是出了名的出爾反爾,忘恩負義。
他們覺得打不過你的時候就會裝孫子,求和,一旦他們覺得能打得過你的時候,那你再裝孫子求和他還是要打你!
所以,退兵是不可能退兵的。
這一次,他一定要滅了東瀛!
他之所以假裝要跟人家談,目的無非就是忽悠人家,讓人家以為他們會退兵,這樣,人家就不會急吼吼的集結大軍跑過來跟他們拼命了。
這一忽悠,就是四十天時間!
東洋水師和北洋水師是輪流上陣,一船又一船的兵員和物資是不斷運送過來,大約過了一個月之後,神機營和神武營四十萬大軍終於全部運送過來了。
而且,神機營的輕型雷神炮和神武營的戰馬也全部運送過來了。
這會兒鎮倭城的三層堡壘也已經完工了,那三層平臺只是也已經架設了數百門五百斤和一千斤的雷神二型線膛炮。
這個時候,別說是東瀛人的水軍了,就算是海上霸主荷蘭人的艦隊來了都會被轟成渣!
一切貌似已經準備妥當,只要泰昌一聲令下,四十餘萬大軍便能對九州島乃至整個東瀛發動全面攻擊了。
不過,這個時候泰昌還是沒急著出兵。
因為他準備再忽悠德川幕府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