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權衡利弊,還是決定先消滅盤踞在東南方向的三十萬西班牙陸軍再說。
因為西班牙剩下的人馬不多了,消滅了這三十萬人馬西班牙基本就沒什麼抵抗力了。
而且這三十萬人馬正聚集在一片方圓兩三百里的區域內,很好圍殲。
如果葡萄牙一動,這三十萬人馬便散佈到整個西班牙,據城而守,層層抵抗,那就麻煩了。
這會兒里斯本租借足足聚集了一百六十萬人馬,要圍殲這三十萬人馬並不是很難,關鍵就是要一把將其圍在直布羅陀海峽北面這一片狹窄的區域內。
泰昌皺眉沉思了一陣,隨即指著地圖問道:「奧昆多,你對這塊應該很熟吧?」
這直布羅陀海峽附近他簡直不要太熟。
奧昆多聽罷通事的翻譯便毫不猶豫的點頭道:「是的,皇帝陛下,我對這塊很熟。」
泰昌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你覺得西非王國百萬大軍如果坐水師艦船過去,要從哪裡登陸才能堵住這三十萬人馬的退路?」
堵路?
奧昆多盯著地圖看了一陣,這才小心的道:「皇帝陛下,您如果想防止這三十萬人馬逃跑,那就必須兵分兩路。
一路沿瓜達爾河北上,一舉佔領塞維利亞,切斷他們往北逃的道路。
一路穿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龍達,切斷他們往東逃的道路。」
還要兵分兩路啊?
這個就有點麻煩了,這會兒里斯本的艦船數量嚴重不足啊,哪怕合成一路最多也就能拉五十萬人馬,兵分兩路,每路豈不是隻有二十多萬人馬?
再說了,五十萬人能圍殲人家三十萬人馬嗎?
這個好像有點不大可能。
如果兵分兩路再拉兩趟,那耽誤的時間又太多了。
泰昌又皺眉沉思了一陣,隨機問道:「你覺得我們拉多少人過去能圍殲這三十萬人馬?」
圍殲!
卡黎尼奧聞言,眼中不由露出一絲不忍之色。
奧昆多聽了通事的翻譯,亦是糾結的不行了。
他猶豫了一下,這才小心的道:「皇帝陛下,我們西班牙本來就沒有多少青壯了,如果再把這三十萬人馬圍殲了,恐怕以後二三十年時間西班牙都會嚴重缺乏勞力。」
正打仗呢,怎麼又扯到勞力上去了?
西班牙的確有點窮兵黷武,這幾年時間他們足足徵召了上百萬人馬。
要知道這會兒西班牙總共也就五百來萬人,這麼抓壯丁,民間估計十五歲到五十歲的男丁都被抓光了。
問題,這是費利佩四世的事,跟他有什麼關係呢?
泰昌頗為不解道:「我們不趁機將這三十萬人馬圍殲,難道還讓他們退守西班牙各地的城池堡壘?
如果真讓這三十萬人馬散佈開來,利用城池堡壘層層抵抗,那死的人豈不更多?
你應該也知道,打仗不能心慈手軟,該下狠手的時候就要下狠手。」
這個奧昆多當然知道。
問題,西班牙是真沒多少青壯了啊。
這會兒除了卡黎尼奧手底下三十萬人馬,也就剩下留在新西班牙總督轄區那將近三十萬新兵了,而且那些新兵裡面還有很多是從神聖羅馬帝國徵召而來的。
如果再把這三十萬人馬打得死傷殆盡,那西班牙還能剩下多少青壯?
他可是打了幾十年的仗了,西班牙都打成什麼樣子了他心裡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