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著實沒想到孫承宗還能策動波斯帝國反攻奧斯曼帝國。
這是好事,他自然要大力支援。
波斯帝國如果反攻奧斯曼帝國,那奧斯曼帝國在烏拉爾河西岸的三十萬人馬必然會匆忙撤回去救援。
不管波斯帝國打到哪裡,奧斯曼帝國肯定是沒法參加西線的戰鬥了。
這一下西線就剩下沙俄三十萬人馬和華倫斯坦手下兩百萬大軍了,南面從坎大哈到烏拉爾河一線他壓根就不用操心了。
盧象升和曹變蛟反攻的時候也不用擔心南面會有敵軍騷擾了,他們完全可以專心對付中路的華倫斯坦和北面的沙俄。
這樣一來,明軍將士不知道要減少多少傷亡。
至於什麼糧草,那都是小意思,幾百萬石糧食對大明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泰昌當即下旨,命南洋水師統帥俞諮皋全力配合孫承宗行動,命戶部就近調集糧草使勁往兩河流域運。
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也就是遠古時期的美索不達米亞。
這裡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巴比倫王國的發源地,也是波斯帝國興起的地方。
原本波斯薩法維王朝興起之時便已經奪回了兩河流域,只可惜薩非這個瘋子皇帝瘋狂屠戮有功之臣,使得奧斯曼帝國趁虛而入,幾年時間便奪取了波斯帝國將近一半的領土,兩河流域也納入了奧斯曼帝國的版圖。
如果不是奧斯曼帝國中興之主穆拉德四世突然身亡,換上了一個腦子有問題的易卜拉欣一世,估計波斯帝國就要被奧斯曼帝國給滅了。
波斯灣,蘇爾坦看著熟悉的海岸線,不由淚眼朦朧。
這片以波斯帝國命名的海域已經有大半不屬於波斯帝國了,他也有好幾年沒有來過這裡了。
原本這裡曾是波斯帝國的驕傲,這會兒這裡卻成了波斯帝國的傷心之地。
國家衰落,山河破碎,異族入侵,喪權辱國,不但中原王朝會感到悲哀,波斯帝國同樣會感到悲哀。
孫銓舉起望遠鏡看了看不遠處的河口,又看了看滿臉呆滯的蘇爾坦,不由好奇道:“將軍閣下,你這是怎麼了?”
蘇爾坦連忙偷偷抹了把淚,隨即連連搖頭道:“沒什麼,沒什麼,我在想接下來的戰鬥呢。”
孫銓不由好奇道:“接下來的戰鬥,等下就要開戰了嗎?
這裡距離巴格達好像還有五六百里吧,我們今天好像還趕不到巴格達吧?”
他對這邊可不熟,地圖上是標註了幾座城池,不過,他也就知道巴格達是兩河流域的重鎮,其他城池好像還都沒什麼名氣。
如果按他的想法來,那就是率軍直抵巴格達,先趁敵人不備拿下這座重鎮,至於其他城池,再慢慢收復也不遲。
反正他們有艦船轉運人馬,移動速度快得很。
蘇爾坦卻是指著前方的河口介紹道:“小公爵殿下,這前面就是蘇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交匯而成的阿拉伯河了。
我們沿河北上大概百餘里,便會抵達巴士拉。
巴士拉扼住了蘇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與阿拉伯河交匯處,乃是兩河流域第二大城池。
我們原來也在那裡配備了不少火炮,相信奧斯曼帝國也不會把那些火炮給搬走。
如果我們不管巴士拉,來往的艦船便會被巴士拉城的火炮攻擊。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拿下巴士拉,再趕往巴格達。”
這樣啊?
孫銓聞言,不由眉頭一皺。
他實在是不想在路上耽誤時間,因為他們耽誤的時間長了,奧斯曼帝國駐守兩河流域的人馬十有八九會集結到重鎮巴格達去固守待援。
如果敵人在巴格達集結了幾萬人馬,憑藉波斯帝國這二十萬人馬想要拿下巴格達恐怕就有點難度了。
孫銓皺眉沉思了一陣,這才問道:“你們在巴士拉配備了多少火炮?”
蘇爾坦不假思索道:“四面城牆加起來大概有一百門左右,面對港口碼頭的這一面差不多有五十門。”
原來才五十門火炮,沒什麼大不了的。
孫銓稍微想了想,隨即果斷道:“這樣吧,你去通知前鋒的五萬人馬,讓他們準備登岸,今天我們先拿下巴士拉,明天我們必須拿下巴格達。
我們速度一定要快,拖得越久,巴格達的守軍肯定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