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生不逢時的人很多,戴梓應該屬於最為不幸的一個。
原本,憑藉他這一身本事,到了歐陸那都是國寶級的存在,可惜,在清廷眼裡他屁都不是。
如果清廷能重用他,讓他把才能發揮出來,別說是半自動步槍了,機槍估計都沒馬克沁甚麼事了。
清初如果就能造出大量的半自動步槍甚至是機槍,那會怎麼樣?
歐陸列強估計都會被打得割地賠款求和,而不是最後清廷割地賠款求和。
可惜,戴梓這樣國寶級的存在被清廷棄之如敝履,隨便一句話就把他給流放三千里,讓他貧困交加而死。
時兮命兮?
有時候家國與命運是息息相關的,特別像戴梓這樣的國寶級存在,可以說他的命運就關係到一個王朝的興衰。
清廷流放戴梓,讓戴梓悲劇收場,豈不知,清廷最終也會因此而悲劇收場!
當然,這時候不會有清廷了,泰昌也不會讓這樣的奇才貧困交加而死。
泰昌看到戴梓的原試卷之後,那是越看越喜歡,因為此子不但在火藥武器方面有驚人的天賦,書法和繪畫技藝也相當的出眾。
特別是繪畫技藝,那撰錄官畫的火槍跟人家畫的火槍比起來就是垃圾,人家這原試卷上畫出來的火槍就跟實物照片一樣!
不過,關於繪畫技藝他也不是很懂,他只知道人家畫得好,卻不知道人家到底好到了什麼程度。
正好,畢懋康就是當世有名的畫家。
他乾脆把原試卷塞畢懋康手裡,饒有興致的問道:“孟侯,你看看,這戴梓的繪畫技藝如何,朕覺著,能把火槍畫得如此逼真傳神,技藝應該算是不錯的吧?”
畢懋康接過原試卷一看,不由驚歎道:“皇上,此子的繪畫技藝跟微臣都有得一拼了,奇才,奇才啊!”
這個並不是他驕傲,覺著人家繪畫技藝跟他差不多就算是奇才了。
他可是十多歲便展露出了繪畫天賦,讓當時好幾個有名的畫家都把他當做忘年交,跟他切磋繪畫技藝。
而這會兒他都六十多了。
也就是說,他在繪畫一道已經鑽研了四五十年之久,而且早已成為當世有名的畫家。
一個考生年紀能有多大?
人家的繪畫技藝能跟他差不多,那真能算得上是一個奇才了。
泰昌聞言,對這個戴梓更感興趣了。
他想了想,隨即交待道:“這個戴梓就暫時列為第一吧,你們先忙,朕去看看,這戴梓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奇才。”
好吧,皇上就是求才若渴,每次發現了奇才,那都是會試榜單都沒出來便會主動去找人家。
而被他提前找來的,那基本就是內定的狀元了。
當然,泰昌也不是胡亂點狀元,他點狀元之前都要親自考察一下,看人家有沒有真本事。
這次奉命去請戴梓的還是駱養性,他也很快就打聽到了,戴梓就住在明時坊,也就是貢院附近蘇州衚衕的一間客棧裡面。
他是點齊了儀仗,帶上了駿馬和馬車,大張旗鼓的來到客棧裡,喜氣洋洋的道:“掌櫃的,戴梓戴大人可在。”
這裡的掌櫃自然認得他。
他可是錦衣衛指揮僉事,未來的錦衣衛指揮使,而且還是伯爵世子,家裡還管著最賺錢的紅木生意,在京城那是出了名的達官顯貴,不認識他的人真的不多。